更多
2015-06-08
5418 浏览
廣東話俗語「襟撈」一詞比喻識事務、懂人情世故的人,因而可在社會打滾生存。若然以「襟撈」用來形容食物,依我個人口味與習慣,廣東麵食的魚蛋粉、牛腩麵和水餃麵等,無論是午餐、晚餐、下午茶或宵夜,均是我簡便又稱心的選擇。相比之下,日本麵的份量頗大,而且湯底較濃厚,對於某些進食時段或女士來說,便有欠輕怡。難得最近巧遇一款「襟撈」的日本麵,雖然份量無減,但我竟可以整碗吃光,何解?就由下文仔細分享。「富士山55」店舖不大,可是設計得宜,無論面牆的吧檯或供四人的檯子,都予人充裕的空間感,所以完全不覺侷促。牆上貼有沾麵的進食方法,不用擔心炎熱的氣溫熱昏了頭腦,眼睛往上望一會,便得以重溫!愛喝水的我,看到檯上這壺浸有檸檬片的冰水,心想這趟可以盡情大喝特喝了,不用老是尷尬地要求侍應添水,多方便!沾麵設有六款,包括一款季節限定的口味;而湯拉麵則有四款,另有蔥、筍和麵條硬度的選擇。心大心細、幾經考慮,終於選定了這款名古屋撈麵,同列於沾麵的範疇,不過光是一碗盛上,沒有額外的沾麵湯。雖然只有一碗,但賣相卻來得很吸引。叉燒、肉碎、紫菜、生蒜、蔥花和生雞蛋等擺放得甚有層次。將麵條與配料來個「大兜亂」,撈撈撈撈.....
相比之下,日本麵的份量頗大,而且湯底較濃厚,對於某些進食時段或女士來說,便有欠輕怡。難得最近巧遇一款「襟撈」的日本麵,雖然份量無減,但我竟可以整碗吃光,何解?就由下文仔細分享。
將麵條與配料來個「大兜亂」,撈撈撈撈........務使每一條麵條也沾上蛋液、醬汁和配料。
自然的蒜香,與蔥花同時釋出無比的氣味。至於醬汁又沒一般沾麵的濃稠和過鹹,平衡的酸、鹹、甜味來得很稱心、同時也不膩,再加上微辣的肉碎湊出點點惹味,真的愈吃愈滋味,把胃口也吃開了,那不正正是「襟撈」的本色!
不知不覺把整碗清掉,吃畢也完全沒有膩意,名古屋撈麵耐吃的味兒,果然是「襟撈」!
光嚐湯汁味道較為濃厚,幸好層次鮮明,沾上麵條後味道頗為適中,不過份量之多,加上較容易產生膩意,對女生來說真的有點吃不消。
芝士砍煮味道還可以,不過芝士味較為單薄,芝士粉絲肯定不夠滿足!
總結當日所嚐,個人還是喜歡名古屋撈麵,不管春夏秋冬、或哪一個用餐時段,味道依然「襟撈」,而牛介沾麵加上日式雜坎則較適合喜重口味和食力派的朋友!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