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9-04-13
67 浏览
經飲食雜誌介紹,說有什麼新開張的點心專門店,也當然來試一試,求求真,所以找了個早上來喝一個早茶。其實真的對此點心店充滿了期盼,因為師傅來頭真的好猛呢,是龍景軒的前點心部主管及好彩酒家點心主管一起開的,所以也特別的有些點心真的是不可錯過,例如名物酥皮焗叉燒包及桂花糕等。上午大概十一時半到達,已經是要等位的了,在等位期間,見到門外有張啟示說明因點心是即叫即蒸,而又人手不足,故此不做外賣,只做堂食,見到後,都暗暗佩服師傅對食物質量的執著,不因盲目追求盈利而放棄質量。在等了差不多十五分鐘,才被安排入座,內裡環境擠迫,各食友去的也請不要介意這一點,甫坐下,店員問我們喝什麼茶,此處提供三款茶,分別是普洱、壽眉及鐵觀音,我等阿伯當然是喝普洱,而另外也點了鐵觀音,普洱不濃不甘,鐵觀音不太香,茶不是此處的重點,似乎在此喝茶,只為點心好了。隨了上述兩種必吃之點外,也當然要試其即拉的腸粉及其他撚手的點心,今天點了叉燒腸、蝦腸、雞扎、鳳爪、燒賣、蝦餃、煎蘿蔔糕、酥皮焗叉燒包、馬拉糕及桂花糕。等上好一陣子,點心陸續送上,而老闆娘見到我們影食物相,也補上一句招呼唔到,是親切的服務態度。先吃雞扎、鳳爪、燒賣、蝦餃等
經飲食雜誌介紹,說有什麼新開張的點心專門店,也當然來試一試,求求真,所以找了個早上來喝一個早茶。
其實真的對此點心店充滿了期盼,因為師傅來頭真的好猛呢,是龍景軒的前點心部主管及好彩酒家點心主管一起開的,所以也特別的有些點心真的是不可錯過,例如名物酥皮焗叉燒包及桂花糕等。
上午大概十一時半到達,已經是要等位的了,在等位期間,見到門外有張啟示說明因點心是即叫即蒸,而又人手不足,故此不做外賣,只做堂食,見到後,都暗暗佩服師傅對食物質量的執著,不因盲目追求盈利而放棄質量。在等了差不多十五分鐘,才被安排入座,內裡環境擠迫,各食友去的也請不要介意這一點,甫坐下,店員問我們喝什麼茶,此處提供三款茶,分別是普洱、壽眉及鐵觀音,我等阿伯當然是喝普洱,而另外也點了鐵觀音,普洱不濃不甘,鐵觀音不太香,茶不是此處的重點,似乎在此喝茶,只為點心好了。
隨了上述兩種必吃之點外,也當然要試其即拉的腸粉及其他撚手的點心,今天點了叉燒腸、蝦腸、雞扎、鳳爪、燒賣、蝦餃、煎蘿蔔糕、酥皮焗叉燒包、馬拉糕及桂花糕。
等上好一陣子,點心陸續送上,而老闆娘見到我們影食物相,也補上一句招呼唔到,是親切的服務態度。先吃雞扎、鳳爪、燒賣、蝦餃等大路的點心,雞扎,此處稱為四寶滑雞扎,以腐竹包着其中的四寶,分別是火腿、魚肚、鮑魚菇及雞柳,包得紮實,可見功夫精良,在內的火腿、鮑魚菇及雞柳普通,但我愛吃的魚肚不錯,不是給食客腥臭的劣貨,是爽口不腥的一塊魚肚,吸飽油份,也真是很好吃;鳳爪則未見驚喜之處,皮咬下軟腍,入味非常,對版的;燒賣在頂部放的不是蟹籽,而是一粒青豆,有點奇怪,不計這粒青豆,這燒賣也真的是比很多大型的茶樓來得好吃,口感實在,豬肉及蝦肉比例剛好,但香度不夠,是有進步空間的燒賣,但最好的燒賣,就要到廣州一趟了;蝦餃細細粒的,但皮夠薄夠香也不韌,餡也多,足足有兩隻爽口的小蝦的,很不錯。
再來的是叉燒腸及蝦腸,吃腸粉最欣賞的就是那薄如蟬翼的皮,此處的做得相當不錯,見到內裡的餡料呢!而且吃下也有米香,叉燒腸的餡料當然是切粒的叉燒,但也放了茜蔥粒,使每口的感覺更香;而蝦腸也依樣葫蘆,除了有當然的原隻蝦,也放入韮黃段,提升香氣,而伴着的豉油也很香的,叫盅飯吃一定不錯。
接着有煎蘿蔔糕及酥皮焗叉燒包,煎蘿蔔糕表面微焦,香口夠熱而不燶,在內有蘿蔔絲及腊味,最抵讚的不是有蘿蔔絲咁簡單,而是它糕身蘿蔔味很夠,是真真正正的蘿蔔糕,相信是用了刨蘿蔔時榨出來的汁,物盡其用,儲起用來搓粉而成,真的令人感動,唯一要挑剔的就是本人愛多一點腊味;酥皮焗叉燒包的外表如同普普通通的墨西哥包,但酥皮焗得香軟而不焦,叉燒餡是少了點,但主因是酥皮的包不同於傳統的包身,在蒸的時候可向內膨脹,而是只可向外擴張,所以形成少餡的錯覺,由於餡已夠鹹夠香的了,所以吃此包不是為吃叉燒,而是吃其包及香香的叉燒醬呢。
最後也來兩客甜的點心,分別是桂花糕及馬拉糕,桂花糕樣子對版,輕輕的嗅一嗅已聞到勁香的桂花味,糕身如啫喱的軟,杞子爽口,帶來不同的口感,好吃;馬拉糕也是很好的,不用大費周章形容了,很簡單的,就是比得上大榮華的,軟軟的而很香雞蛋味,也只不過是九元。
吃罷一頓豐富的點心餐,雖是要吃得快一點,而也沒有什麼好茶喝,但為了這些點心,也是值得的。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