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2-04-22
32 浏览
若你問我,香港的清湯腩會推薦哪一家。二話不說,我會答你:九記。我一直認為,九記的味道無可取代,是午夜夢迴都會想念的美味。九記的清湯腩有點名不付實。所謂「清湯」,只是為了與潮式滷水牛腩區別開來。九記的湯一點也不「清」,每日以幾百斤牛骨熬製而成,又香又濃又回味。真的要找「清湯腩」,喝一口清香鮮美牛骨湯,非華姐莫屬。雖然華姐的名聲一直及不上九記,但還是養住了一群忠實粉絲。有時候,聽到有人詬病華姐的牛腩不夠嫰,湯不夠濃,絕對是無妄之災。打著「清湯」旗號,華姐就只賣清新淡雅的牛骨湯。吃華姐清湯腩,是要欣賞另一種美。華姐就在天后地鐵站出口,一上來就看到燈火通明的格局。最特別是華姐旁邊就是另一家清湯腩名店:大利清湯腩。兩家店,師承一脈。華姐本來就是大利老闆之一,多年前決心自闖另一片天。看準旁邊的上海鋪頂手相讓,也不怕沒有名氣,就賣實力,在大利旁邊另立華姐清湯腩。熬過不知多少個年頭,終於闖出名堂。近年,更多次被本土食家點名讚賞。是夜,跟女友兩個人,就隨便點些東西,來個簡單晚餐。牛腩河女友吃東西就是這樣,從一而終。每次來都點牛腩河。單用看,就看得出華姐的湯底跟九記可謂南轅北轍。九記濃郁富層次,回甘又有中
九記的清湯腩有點名不付實。所謂「清湯」,只是為了與潮式滷水牛腩區別開來。九記的湯一點也不「清」,每日以幾百斤牛骨熬製而成,又香又濃又回味。
真的要找「清湯腩」,喝一口清香鮮美牛骨湯,非華姐莫屬。雖然華姐的名聲一直及不上九記,但還是養住了一群忠實粉絲。有時候,聽到有人詬病華姐的牛腩不夠嫰,湯不夠濃,絕對是無妄之災。打著「清湯」旗號,華姐就只賣清新淡雅的牛骨湯。
吃華姐清湯腩,是要欣賞另一種美。
華姐就在天后地鐵站出口,一上來就看到燈火通明的格局。最特別是華姐旁邊就是另一家清湯腩名店:大利清湯腩。兩家店,師承一脈。華姐本來就是大利老闆之一,多年前決心自闖另一片天。看準旁邊的上海鋪頂手相讓,也不怕沒有名氣,就賣實力,在大利旁邊另立華姐清湯腩。熬過不知多少個年頭,終於闖出名堂。近年,更多次被本土食家點名讚賞。
是夜,跟女友兩個人,就隨便點些東西,來個簡單晚餐。
女友吃東西就是這樣,從一而終。每次來都點牛腩河。單用看,就看得出華姐的湯底跟九記可謂南轅北轍。九記濃郁富層次,回甘又有中藥香。華姐的卻走清新一路。入口不油不膩,卻仍然帶牛骨香,兼而有蘿蔔清甜。我會說,跟九記足可分庭抗禮。不過,我個人覺得,點牛腩河,湯底都給河粉沖淡,若論滋味,還欠一點點。
看到女友的牛腩,才立時跟伙記說:「我的腩撈伊,牛腩要半肥瘦!」別小看這個指示,質素是差天共地!先說這個組合,是我吃了十多次華姐後總結回來。先說撈麵,撈麵會附送一碗湯,那碗湯真是黃道。清香鮮美,牛骨精華盡出卻又保持淡雅,比牛腩河的湯底精彩上十倍。再說伊麵,吃過幾次撈麵,撈粗,撈幼,都吃過,總是解決不到那股刺鼻鹼水味。轉念,來個撈伊麵!伊麵富彈牙又有油香,跟牛腩可說是天作之合。再說牛腩,剛剛那句「半肥瘦」就換來別個模樣的牛腩。
這裏的蘿蔔跟跟牛腩一同燜煮而成,質感軟嫰,入口清甜,但入口有點渣滓。沒法子,四月天,有這等質素已屬難得。等到入冬,蘿蔔當造期,這碗蘿蔔直教人愛不釋手。還要別錯過在碗底的湯汁,全是牛骨湯精華,一滴不可以放過。
後記:HK$87
邊吃時,更聽到旁邊的客人再一份淨牛腩外賣,點名要「坑腩」。我也記得自己曾點過「爽腩」吃。不過,我不喜歡裝專家,也不愛拋名詞,點菜時就說明要「半肥瘦」,送來的牛腩保證讓你滿意。
燕瘦環肥,各有所愛。九記和華姐,我認為是香港兩大牛腩名家。想要濃膩還是淡雅?總找到一家合你心意。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