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
53
24
等级4
2017-05-05 2857 浏览
你說近來拉麵在香港好像沉寂起來了嗎? 如果有留意香港拉麵情報的拉麵迷, 還是一直忙過不停, 舊的拉麵店仍會不時推出限定新款式, 新的拉麵店其實幾乎一間接一間的開業, 只是有些比較低調不為人所知而已. 好像上個月其實在香港都有好幾家新的拉麵店營業, 但要數風頭最強的, 就算是這家來自廣島的風雲丸. 宅女剛剛試過牛頭角一家新拉麵店不太滿意, 看到這家開業不久, 就馬上來試試水準! 這家來自廣島的風雲丸, 是霸嗎拉麵的姊妹店. 主打濃厚豚骨魚介沾麵, 於2009年在當地開業, 至今分店巳有6家分別在松山, 博多及東京等地. 不過老實說這家店在日本的風評一直以來只屬一般. 而他們這次就選了香港來作為第一家海外分店, 都算相當重視的.香港店的位置就在灣仔W SQUARE的地面鋪, 說白一點其實就是在集成中心隔壁. 店子於4月中左右才開業, 因為仍是新店關係, 晚上來過幾次都難免要排隊的. 宅女來過幾次, 都是在平日晚上大約七時左右, 這個時間人龍還未算很長, 平均只有大約6-7人左右. 每次等了大約15-20分鐘巳經可以入座. 店子門面弄得非常搶眼又醒神, 很熱血的感覺. 而店內裝潢亦亳不馬虎
更多
[自費] 你說近來拉麵在香港好像沉寂起來了嗎? 如果有留意香港拉麵情報的拉麵迷, 還是一直忙過不停, 舊的拉麵店仍會不時推出限定新款式, 新的拉麵店其實幾乎一間接一間的開業, 只是有些比較低調不為人所知而已. 好像上個月其實在香港都有好幾家新的拉麵店營業, 但要數風頭最強的, 就算是這家來自廣島的風雲丸. 宅女剛剛試過牛頭角一家新拉麵店不太滿意, 看到這家開業不久, 就馬上來試試水準!
4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這家來自廣島的風雲丸, 是霸嗎拉麵的姊妹店. 主打濃厚豚骨魚介沾麵, 於2009年在當地開業, 至今分店巳有6家分別在松山, 博多及東京等地. 不過老實說這家店在日本的風評一直以來只屬一般. 而他們這次就選了香港來作為第一家海外分店, 都算相當重視的.
香港店的位置就在灣仔W SQUARE的地面鋪, 說白一點其實就是在集成中心隔壁. 店子於4月中左右才開業, 因為仍是新店關係, 晚上來過幾次都難免要排隊的.
43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宅女來過幾次, 都是在平日晚上大約七時左右, 這個時間人龍還未算很長, 平均只有大約6-7人左右. 每次等了大約15-20分鐘巳經可以入座. 店子門面弄得非常搶眼又醒神, 很熱血的感覺. 而店內裝潢亦亳不馬虎, 一進去近門口的就是煮麵及製麵區, 前方兩邊做了單人吧台. 而走進去一點, 內裡有長型吧台, 亦有2人或4人桌子, 地方比一般拉麵店來得寬闊. 不過要數最吸引的還是牆上的壁畫, 色彩繽紛的看得令人精神為之一振.

看看桌上的調味不算很多, 只有餃子汁, 黑胡椒, 蒜粉跟辣粉. 不過老實說吃了好幾次, 其實根本不需要下這些調味巳經很夠味了. 另外還有大水壺, 不過幾次坐下來良久都沒有人捧上水杯, 如果水杯可以預先放幾隻在桌上會比較好. 另外桌子上亦貼了店方建議沾麵的吃法.
73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坐下先先看看餐牌, 這裡有圖文並荗的大餐牌, 非常清晰. 而下單時就可以拿桌上的落單紙把想吃的圈起來. 店子主打的是豚骨魚介湯底的沾麵, 其有七款, 當中有加辣的, 有野菜增量的, 叉燒增量的麵款, 亦有一款是沾汁加入咖哩口味. 而拉麵亦有兩款, 分別是基本的豚骨魚介拉麵及辛辣口味. 價錢方面不算很便宜, 每份收費由HK$88至HK$128不等.

小吃方面就不算多, 主要就有幾款不同口味的餃子跟炸雞, 不夠飽的亦有石燒飯及丼. 反而這裡的飲品選擇更豐富, 除了普通的汽水綠茶之外, 更有日本直送梳打甚至酒精類飲品.
比較有趣的是這裡也有提供12歲小童的沾麵或拉麵套餐, 每份餐都會送個小玩具. 難道是想家長從小就把他們培養成吃拉麵的習慣日後做拉麵達人? (笑)

第一次來, 當然是點個最基本的.
豚骨魚介味玉沾麵 (HK$93)
5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等了數分鐘後, 店員就把一整份的沾麵用盤子捧上來了!! 看看整份沾麵都算幾豐富, 沾汁放在石鍋內, 上桌時沾汁仍在鍋內滋滋作響, 不斷的冒著白煙看起來非常燙, 而麵條上則放了一片厚叉燒, 荀絲及原隻醬油蛋. 旁邊還附有一片檸檬. 另外宅女還加了錢要來個香鬆飯, 這個一會再介紹. 整體單看賣相十分不錯嘛!!
4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要知道吃沾麵, 其實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 就是沾汁必須要夠熱. 在香港有做沾麵的店子不少, 但有時沾麵未吃到一半, 整個沾汁都巳經冷了, 完全影響了整個麵的味道. 要保持沾汁的溫度, 有店子會選擇用熱石, 吃到一半把熱石加進沾汁內提升溫度, 但其實用來盛沾汁的器皿也相當重要, 所以在香港有少數拉麵店會用石鍋來盛沾汁, 這裡用的石鍋據知可以盛著攝氏300度的高溫, 就算吃到尾聲都仍能保持著熱度.
沾汁上來時仍是非常的燙, 做的是豚骨魚介湯底, 也是一般香港人最易接受的. 據知湯底是用兩種豚骨湯做成, 其中是有加入雞骨, 當然亦不少得用瀕戶內海的鰯魚做出來的魚介粉. 出來的湯頭質地十分濃稠, 油份個人覺得還算適中, 湯內加入了少許洋蔥粒. 先試少許沾汁, 當中的魚介味都幾突出, 整個湯味道非常濃郁, 但同時亦較咸. 雖然都知道沾汁一般比拉麵的湯較濃及咸, 但這個在沾汁來說都過份地咸了.
老實說吃到一半真的覺得太咸, 這時試試加點檸檬汁進沾汁內, 味道是較為好一點, 咸度減輕了一些, 但仍是偏咸.
3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店家另一招牌的是自家製麵條, 這裡吃沾麵的話, 麵條有分冷麵及溫麵. 老實說宅女大多都會選前者, 因為口感吃起來會較彈牙煙韌, 不過後者的話則可以吃到麵條的麥香. 而份量的話, 由最小量的200G至400G都是不用另外收費的! 如果還是不飽, 可以另加HK$45要來800G!! 因為宅女還要吃餃子跟飯, 所以這次點的是200G而已.
上來的量其實如果不是胃口很大的女生都夠吃的. 麵條自家製, 在店內亦可以看到製麵機. 要知道香港地方淺窄, 所以不少拉麵店都會把麵交給某幾家製麵工場做, 水準其實不算差的, 但當然如果有自製麵機可以吃到自家製的還是會加點分數. 這裡用的是日本小麥粉, 做出來的是粗身麵條, 吃起來帶點嚼勁, 質地亦順滑. 整體都算不錯但驚喜度不大, 宅女自己還是覺得周月的麵條是香港來說最好的.
因為沾汁本身偏咸, 建議吃時不用把麵條沾進去太久, 否則會比較咸.

叉燒是一塊厚身炙燒叉燒, 看看邊位帶點焦香. 肥瘦比例勻半, 一入口就有著很濃的烤香味道, 但不是燒焦那種燶味, 叉燒肉質算幾柔軟, 肉味香濃而且中間的肥脂帶點甘香豐腴, 整個麵其實自己比較欣賞的就是這片叉燒了.
最後的醬油蛋是原個沒切的, 一咬開來, 沒有流心, 只有蛋黃呈點點啫喱狀. 雖然從來沒規定吃拉麵的蛋就要半熟, 宅女在日本也吃過幾乎全熟的蛋, 不過自己還是偏愛流心狀, 所以這個蛋水準只屬一般.

香鬆飯 (HK$20)
2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這裡另一比較新鮮的吃法, 就是當吃完麵條後, 還可以加錢要個香鬆飯, 把飯倒進餘下的沾汁, 做成拌飯這樣吃的. 上來的飯量其實不多, 飯碗其實只是在酒樓平常看到那種小飯碗, 所以飯量頂多只有4-5口左右. 白飯上放了點紫菜, 木魚碎及芝麻等配料, 把飯放進沾汁內攪拌一下, 入口味道又不錯呢, 飯粒本身飽滿有咬口, 跟濃郁的沾汁伴著吃, 當中仍吃到點點魚香味, 個人覺得這個飯比沾麵還好吃.

咖哩豚骨魚介沾麵 (HK$93)
2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吃過一次後雖然感覺普通, 但還是想再試試其他款式. 所以找了另一個晚上又再來. 這次點了加有咖哩的咖哩豚骨魚介沾麵. 捧上來的仍是一整盤, 內裡有個石鍋盛著沾汁, 而另一碗就是麵條, 上方放了幾片荀絲, 一片叉燒及原隻醬油蛋. 旁邊附有一片檸檬.
1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這次吃加入了咖哩味的沾汁, 看看湯汁在石鍋內仍在翻滾著, 感覺很燙似的. 試了一小口沾汁, 質地仍是一貫的濃稠, 油份適中, 不過這次的咖哩款比基本款的更濃!! 咸度更稍高一點!! 當中帶著陣陣咖哩香, 不過味道不算很強, 而且是日式口味的咖哩, 一點辣度都沒有的. 老實說這麼濃咸的沾汁, 真的不是人人能接受. 像宅女這種重口味之人, 都覺得稍咸了, 要加點檸檬汁才好一點. 身邊有非重口味的朋友吃完也跟我說實在太咸, 受不了.
但其實味道本身是不算差的, 只是真的不是人人能接受.
1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再來是自家製的麵條, 這次要來了300G, 不用加錢, 上來的份量比較多, 吃完都飽了7-8成的. 仍是要來冷麵條, 粗身麵條放進沾汁內馬上再吃, 入口味道夠濃而且帶點咖哩香, 麵條彈牙順滑, 算是合格水準, 加上掛湯都算理想的.
叉燒這次不知怎的比第一次吃的較乾, 放在沾汁內一會再吃就好一點. 叉燒吃起來依然有烤香, 邊位微微帶焦很好吃, 肉質雖然較上次乾一點, 不過肉味仍算香濃, 肥脂部份帶點甘香, 不錯.
最後的原個醬油蛋, 因為上次吃的偏熟, 所以期望不大. 誰知道一咬下去, 蛋黃慢慢的全流出來, 這次居然是半熟蛋來的! 蛋黃香甜, 加上半啫喱狀的蛋芯, 還有蛋白有彈性, 意外的好吃.
13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上次試了加入香鬆飯, 所以這次試試不加飯, 就把餘下的沾汁加入魚介清湯試試. 店員拿了個大保溫壺把少量湯倒進石鍋內, 份量其實不多, 大約只有5分1碗左右. 把餘下的沾汁跟湯攪拌一下,再喝入口, 清湯把濃咸的沾汁稀釋了點, 這時喝起來味道不錯啊! 咸度降低了, 內裡能喝到點點魚介跟咖哩香味, 比較順喉.

豚骨魚介拉麵 (HK$88) + 味玉 (HK$12)
1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吃了兩款沾麵, 雖然不是伏, 但感覺不算非常滿意, 心有不甘這次又再來, 不過點的非沾麵, 而是他們不太起眼的拉麵. 店內的拉麵只有兩款, 就是不辣的基本款跟辛辣味, 所以不太能吃辣, 當然要了前者. 當全店都在吃沾麵時, 看到只有我一人吃拉麵, 感覺有點格格不入呢~(笑)
上來的拉麵走了蔥, 配料不算多, 只有一片叉燒及幾條荀絲. 由於拉麵不包括蛋, 所以另加錢要了一隻.
19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先來試試湯頭吧, 做的仍是豚骨魚介湯底, 因為吃了兩次的沾汁都感覺比較咸, 所以也早巳有心理準備. 湯頭質地沒有沾汁那麼濃稠, 這也是正常的, 但也不會太過稀薄, 仍帶點厚實感覺. 當中的油份不太多. 喝一口, 味道剛好, 濃郁得來沒有沾汁那樣偏咸, 雖然都是偏重口味, 但比沾汁來得順喉得多了!! 叉燒上本身有放了一堆魚介粉, 試加入湯內, 整個湯頭的魚介味變得相當突出.
雖然說這個湯仍不算是香港做得出色的一群, 但想不到比沾汁做得更好, 自己還比較喜歡這個湯.
麵條用上比沾麵較幼身的, 吃起來質感順滑, 軟硬度適中, 不會太淋身, 仍帶點咬口. 跟湯頭都幾對味, 而且掛湯能力亦算OK.
叉燒仍是厚厚的一片, 這次的邊位炙燒得更利害, 入口很香, 肉質這次就比較柔軟而且更香口, 肥脂不算多, 吃起來沒太大油膩感, 但吃完一片巳經很滿足了.
最後的醬油蛋, 經歷了一好一壞的體驗, 這次來的是剛好在兩者之間, 沒有太多流心的蛋黃, 但內裡仍算是啫喱狀, 雖然未算十分好吃但仍可以收貨.

羽根餃子 (HK$35)
2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從來覺得吃拉麵不能少了餃子. 在香港不少拉麵店都有供應餃子, 不過能做羽根餃子的店就不多了. 所謂羽根, 並不是內裡有羽毛呀~ 其實是在煎餃子的時間, 在鍋底內加上我們所謂的生粉, 做成一層薄脆, 這層薄脆就是刁根了. 上來一碟有五件餃子, 底下朝天, 真的是一大片薄脆啊!! 這個吃起來香脆感一流, 不過底下的餃子略嫌煎的時間不夠, 皮不夠脆, 內裡的菜肉比較適中, 油份亦不多, 如果餃子煎的時間能長一點, 出來的味道應該會更好的.
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沙拉唐揚炸雞 (HK$38)
1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再來是炸雞, 在日本吃拉麵伴著炸雞吃也是很普遍的. 這裡有好幾款炸雞, 不過感覺最好吃的應該會是加有沙律醬吧. 上來一碟有五件, 熱度仍然很夠. 每件體型不算大, 上方都淋上了沙律醬. 咬下去外層相當香脆, 而且炸漿不厚, 中間的雞肉未算十分JUICY但起碼不會很乾, 亦不會過老. 可惜的是沙律醬的味道太弱了, 幾乎吃不到沙律醬味. 其實倒不如把沙律醬唧一堆在碟邊讓食客自行沾上來吃, 應該會更好吧.?
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如果來只吃沾麵的話, 每次吃平均HK$100左右, 沒有加一, 可接受現金或信用卡.
第一次吃時有送HK$20優惠卷給下次用, 可是之後兩次再來就沒有送了.
1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整體來說這家沾麵店水準感覺還OK吧, 但最大的缺點應該是味道偏濃咸, 不是每個香港人都受得了. 麵條自家製是有誠意的, 雖然出來的水準未算出色, 但也可以加點分數. 叉燒算是這店令我最滿意的. 而優點就是用的石鍋的確能保持沾汁熱度, 宅女吃到最後鍋內仍冒著白煙 (不過我是用了8分鐘就吃完麵. 有朋友說吃了15分鐘後沾汁會開始變冷...但15分鐘時間不短, 這也是正常吧~(笑))
另外就是意外的發現他們的拉麵做得比沾麵更好, 這個是有點意想不到, 畢竟他們主打的是沾麵嘛~
29 浏览
2 赞好
0 留言
所以宅女覺得這家店在香港來說算是OK吧, 中等水準, 雖不至於是伏, 但也不見得非常好. 如果可以再改善一下, 可能水準會更高.
短期內應該未必會再去吃了. 如果自問是重口味, 喜歡偏濃咸的話, 不用排太長龍可以一試無妨的. 但如果要等很久, 自問又不喜歡吃太咸的東西, 就不用試也沒損失.

**此乃自費食評, 單據巳有展示出來. 如需查証, 歡迎向餐廳/店鋪查証. 如仍不相信, 建議閣下不用參考本人食評.**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等候时间
15 分钟 (堂食)
人均消费
$120 (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