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26
4
等级4
2017-03-09 3349 浏览
近年拉麵店在香港簡直是百花齊放, 無論本地薑或是過江龍, 大家都不斷過來開完一間又一間, 除了在熱門的拉麵激戰區之外, 越來越多店都選擇開在比較偏遠的地方, 例如元朗, 上水, 屯門等等. 現時可算是幾乎香港每一區都找到拉麵的蹤影, 對我們這等拉麵迷來說當然是好事. 但當然也希望香港人不會再是三分鐘熱度, 熱潮過後又會出現結業潮吧. 說回宅女近期吃過自己覺得比較欣賞的拉麵, 就是在大阪座銀吃的雞白湯拉麵了. 想不到上周竟然發現他們居然也來進軍香港!! 雖然遠在跑馬地, 但實在忍不住就動身過來試試!! 這家Zagin Soba 座銀就是去年底宅女在大阪南船場店吃過的海外分店. 這次開來香港時可調相當低調, 宣傳亦不多. 宅女也是靠一位香港拉麵迷告知才知道他們剛開店. 這家座銀在大阪都算利害的, 在當地有兩家分店, 本店位於肥後橋那邊, 2014年才開業, 但馬上就被列為日本拉麵5000大之一, 也是日本某食網站的人氣店.而香港店則於今年2月底才開業, 選址居然是完全想不到的跑馬地! 宅女覺得開在這個地點其實有好有不好, 因為完全遠離激戰區, 競爭就自然少 (雖然宅女覺得他們就算在激戰區
更多
[自費] 近年拉麵店在香港簡直是百花齊放, 無論本地薑或是過江龍, 大家都不斷過來開完一間又一間, 除了在熱門的拉麵激戰區之外, 越來越多店都選擇開在比較偏遠的地方, 例如元朗, 上水, 屯門等等. 現時可算是幾乎香港每一區都找到拉麵的蹤影, 對我們這等拉麵迷來說當然是好事. 但當然也希望香港人不會再是三分鐘熱度, 熱潮過後又會出現結業潮吧. 說回宅女近期吃過自己覺得比較欣賞的拉麵, 就是在大阪座銀吃的雞白湯拉麵了. 想不到上周竟然發現他們居然也來進軍香港!! 雖然遠在跑馬地, 但實在忍不住就動身過來試試!!

4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這家Zagin Soba 座銀就是去年底宅女在大阪南船場店吃過的海外分店. 這次開來香港時可調相當低調, 宣傳亦不多. 宅女也是靠一位香港拉麵迷告知才知道他們剛開店. 這家座銀在大阪都算利害的, 在當地有兩家分店, 本店位於肥後橋那邊, 2014年才開業, 但馬上就被列為日本拉麵5000大之一, 也是日本某食網站的人氣店.

而香港店則於今年2月底才開業, 選址居然是完全想不到的跑馬地! 宅女覺得開在這個地點其實有好有不好, 因為完全遠離激戰區, 競爭就自然少 (雖然宅女覺得他們就算在激戰區都會穩勝的) , 不過在交通不算方便的跑馬地來說, 到底會有多少人專程去吃呢? 又是未知之數.

173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第一次來是周末下午時間, 有點意外的是他們居然沒有落場時間. 但這樣也令宅女前去的時間可以有點鬆動. 來到門口感覺好時尚呀~門面跟日本店的有點不一樣, 日本的店面是比較和風感覺, 香港店就有點高級時尚感. 幸好宅女認得他們都是共用著同一花款的門簾.

雖然過了午飯時間, 但因為假日, 店內仍然坐無虛席, 更需要等上15分鐘左右才有位. 如果不想等的話, 像宅女第二次去時是平日晚上, 就可以直接入座不用等了.

店內地方其實不算很大, 但比一般拉麵小店來說座位比較多. 煮麵區就在店的盡頭佔了四分一的位置. 在日本店兩家都只有吧台, 不過來到香港店, 這裡除了在煮麵區前有約9個吧台位之外, 其餘的地方還有幾張二人或四人枱, 眼看來這裡多了不少一家大細, 看來都是方便他們而設的.

店子裝潢感覺比日本店更講究, 內裡的擺設裝飾都充滿著和風, 但當中又帶點時尚感. 整個店都予人整潔舒服的感覺.

10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宅女兩次都是獨個兒來, 當然就是坐吧台. 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新店開張期間, 本店的店長也會坐陣這裡, 正好就可以看看師傅煮麵的過程了~ 坐下來店員先捧上麥茶跟濕手巾, 這個手巾宅女在日本店看到時印象很深刻, 因為很少拉麵店會提供這種漂亮花紋的手巾啊~

順帶一提這裡的杯子跟拉麵碗全都用上跟日本店的一樣, 加上師傅們也是一樣穿著整齊西裝加白袍, 突然有種回到大阪店的感覺~ 可惜的是大阪南船場店的帥男師傅們沒有過來...(笑)

再看看這裡的餐牌, 麵款只有三款可以選, 最基本的是雞白湯拉麵, 亦有沾麵可以選擇. 另外亦有一款海鮮雞拉麵. 其他菜色就只有炸雞跟牛蒡雞肉飯.

不過價錢方面就真的有點嚇人, 雖然不能以日本店相比, 不過記得日本店只賣850YEN (即約港幣60元左右), 不過現在三款麵一律收費HK$138!! 真的貴了一倍有多. 不過想一下又難怪, 始終香港鋪租跟外國是天與地比, 所以吃的價錢有一半是可能去了鋪租那邊.....

雞白湯拉麵 (HK$138)

96 浏览
2 赞好
0 留言
等了一會拉麵就上來了!! 看到白雪雪像牛乳般的湯頭, 馬上就喜上眉稍, 終於不用飛日本都可以回味這個湯了!! 配料跟普通拉麵有點不一樣, 叉燒有兩片, 另外還有一片雞肉. 當中有些水菜跟紫洋蔥, 還包括了半隻蛋. 比較特別的是他們用了炸牛蒡來代替平常的蔥花, 看起來更有藝術感, 而且在日本吃過宅女超愛這個炸牛蒡, 多想他們可以把這個炸牛蒡做成單點菜色! 不過有點可惜的是, 這裡的炸牛蒡份量好少呀....只有幾條, 反觀日本店的是有超多, 吃得好滿足的~

來看看下圖這是去年尾在大阪店吃過的模樣, 炸牛蒡非常多夠滿足. 不過蛋是要另加錢.

84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雖然炸牛蒡份量少了, 但宅女要跟自己說, 能在香港吃到巳經有夠高興, 所以不要太在意吧.

6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先來喝口湯, 以雞來作主打做湯頭的在香港算是少見. 記憶中在香港做雞湯的不是沒有, 也是有幾家, 像很久以前現巳結業的丸玉拉麵, 或松壹家曾推出的終極雞湯拉麵等, 灣仔的那家鳥華亭也是做得不錯. 但能做成這種有如牛乳一樣的雪白的湯真的暫時是座銀這裡才找得到吧. 湯頭本身濃稠度適中, 不會令人覺得太重口味, 油份不算多, 反之湯的表面帶點泡沫感, 喝入口雞湯味濃郁得來口感很厚身, 質感非常的順喉, 當中帶著雞的甜美, 湯內其實亦有加入魚介湯, 不過喝起來主要就是雞湯的味道. 這個就是宅女在日本喝過的味道了!! 其實這個湯巳做得很不錯, 不過感覺日本店的好像再濃多一點. 但這種質素在香港來說可算是暫時排在頭五位了.

麵條是店家自調出來的低加水直身麵, 入口質地順滑, 麵條不算很硬很煙韌那種, 其實個人覺得是有點普通, 也不是自己最愛的麵條, 但配著這種雞湯來吃, 又非常對味, 而且掛湯能力亦夠理想, 所以也令人滿意.

叉燒有兩種, 分別是兩片豚肉叉燒跟一塊雞叉燒. 據知雞叉燒是用上日本產的雞, 以低溫來慢煮, 夾起來沒半點肥脂, 入口雞肉很有彈性, 而且也吃得出香濃的雞味, 可惜只有一小塊. 而豚肉叉燒亦是用上近年比較流行像火腿般的薄身叉燒, 看看叉燒當中仍帶點粉嫩紅色, 入口肉質非常柔軟, 連著的肥脂跟瘦肉比例恰到好處!

63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再來是期待巳久的炸牛蒡, 用來代替了蔥, 對於我等不吃蔥的人來說當然是喜訊. 牛蒡份量雖然少, 只有3-4條, 不過每條長長的炸出來金黃亮麗, 油份也不算多, 個人覺得吃法有兩種, 可以先試試不沾湯來吃, 感覺非常的香口薄脆, 當中有著牛蒡的清新味道; 再來吃麵吃到一半時, 亦可以把牛蒡浸在湯內一會再吃, 牛蒡會變得軟淋一點, 吃起來多了幾分煙韌, 不過宅女自己每次都忍不住未浸湯就吃了大半....

最後是半熟蛋, 這裡的只有半隻, 但看看蛋芯雖半流心啫喱狀, 入口香口蛋味濃, 蛋白亦富彈性. 雖然驚喜度不高, 但也不錯吃的.

4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常說近年因為健康問題 (主要因為怕肥), 所以如非很喜歡的湯, 都很少會全部喝完. 不過看到最後這個喝光光的情景, 應該對這裡的湯頭水準不用懷疑吧.

海鮮雞拉麵 (HK$138)

39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接下來試的這個就是海鮮雞湯底的. 上來的湯頭色澤一看就知比剛才的雞白湯味道更濃了. 雖然仍以雞湯作基本, 但加入了蝦, 煮干及醬油一同熬製而成, 出來的湯頭色澤深沉得多, 看看油份不會太高. 喝一口, 質地的確比雞白湯更濃稠, 味道更重一點, 當中的煮干味道更突出. 不過老實說這個湯的驚喜度還不及雞白湯出色. 味道雖然夠豐富, 但太多角色加了在內, 變得有點過於複雜. 自己還是喜歡實在一點的雞白湯呢~

43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配料方面其實跟剛才的雞白湯拉麵大同小異, 同樣都有豚肉叉燒, 雞叉燒, 炸牛蒡及半隻蛋. 麵條用上一樣的直身麵, 加在這裡濃郁的湯頭內掛湯十分理想, 而且吃起來麵條順滑帶點咬口. 這次的豚肉叉燒體型更大, 所以變成了只有一塊. 不過肉質依然不錯, 浸一浸在湯內吃味道更香濃.

炸牛蒡份量依然好少呀, 真的很想建議一下能不能加錢追加多一份牛蒡呢....

107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雖然整體來說不算有很大驚喜, 但水準也是不錯的. 所以雖然很飽, 但仍努力的把湯喝到最後.

這個湯的色澤, 不禁就令宅女想起在南船場店吃過的一款煮干吟釀拉麵, 同樣都是這樣深沉的湯底, 但那款煮干吟釀湯是非一般的濃厚, 而且還帶點香醇的感覺, 是香港暫時都吃不到的味道. 好奇問了問店師傅, 才說原來那款煮干吟釀拉麵是只有南船場限定的, 就連本店都沒有. 本店也就只有這款海鮮雞拉麵. 所以有點可惜, 想再回味那個香醇的味道還是要走一趟大阪了....

16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雞沾麵 (HK$138)

9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上次試過了兩款湯拉麵, 這次再來試試他的沾麵. 等了一會麵就上來了. 看看麵條擺放得很漂亮, 雖然沒問麵條份量, 但目測應該有200G或以上吧. 配料就有一片豚肉叉燒, 半隻蛋及一些水菜跟大蔥絲. 而沾汁份量都算幾多, 原以為沒有了雞叉燒, 不過番一番沾汁底, 原來還有幾塊雞肉及紫洋蔥的. 都算幾豐富. 那麼湯拉麵的牛蒡去了哪裡? 原來是放了在另一個小盤上, 旁邊還有些薑蓉.

72 浏览
3 赞好
0 留言
先來試試沾汁吧, 色澤仍是跟湯拉麵一樣有著像牛乳般雪白, 但質地就感覺更為濃稠一點. 先小喝一口, 湯的濃度真的比較高, 而且口感更厚身, 喝起來更有份量感. 不過咸度相對當然也提高一點, 畢竟是沾汁嘛. 雞湯味道更突出, 而且仍覺鮮甜. 底下的雞肉大約有5-6條, 入口十分有彈性, 吃起來一點都不乾, 很嫩滑的感覺. 把麵條放進沾汁內吃, 麵條非常掛湯, 每一口都有著香濃的雞湯味道, 十分不錯.

而這次的麵條因為冷吃, 更顯得有彈性亦富煙韌感.

叉燒這次有點乾, 不過浸在湯內一會吃還算是不錯, 而且體型一樣很大塊, 吃起來很有肉味.

不過想說的是沾汁有個缺點, 就是太快冷掉了. 可能因為麵條也是比較冷, 最初幾口吃起來熱度還算理想, 不過吃到一半就開始冷掉, 尾聲更是飲喝到放過雪櫃的冷度. 其實現時有不少拉麵店的沾麵都選用熱石鍋來盛沾汁, 更會放入熱石加熱保持溫度, 店方會不會未來考慮一下這種方法呢?

5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座銀炸雞 (HK$48)

39 浏览
2 赞好
0 留言
既然店子是主打雞, 沒理由不吃吃他們的炸雞吧. 據說他們店內所用的雞都是日本雞, 所以對這份炸雞也算是有點信心. 上來一碟有三大塊, 體型不小, 伴了點椒鹽吃. 炸雞表面色澤非常平均, 也沒有焦黑出現, 油份不多, 都幾乾身, 咬下去仍是十分香脆, 中間的雞肉非常厚身, 當中還帶點油脂, 十分JUICY, 這個炸雞實在做得不錯. 吃著時多想可以叫杯啤酒伴吃, 可惜店方暫時沒有酒牌, 只有汽水而已....

33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牛蒡雞肉飯 (HK$36)

3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最後再來一碗這個牛蒡雞肉飯. 其實份量真的不多, 幾口就吃完. 看樣子應該也是用日本米吧, 每顆都是圓圓短短十分飽滿, 米飯內加入了雞油精華, 令飯身吃起來更香. 當中亦有不少牛蒡塊及雞肉, 一點都不會單調. 飯粒帶淺啡色, 入口感覺水份有點多, 煮得有點過爛. 可能宅女自己比較喜歡挺身一點的飯吧, 所以覺得這個口感差了一點. 不過本身的味道是相當不錯, 吃起來夠香, 配料也豐富.

3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埋單時其實不便宜啊~(也應該是宅女比較大食吧...)

這裡暫時只收現金, 不過就沒加一服務費.

43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整體來說這個雞白湯拉麵的確是沒有令人失望, 以香港水準來說這個暫時可以列入頭5位之內. (按自己喜好而已)

當中的雞白湯當然是最有驚喜的, 也跟在日本吃過的差不多了, 畢竟以後不用下下飛去日本巳經能吃到, 就令人相當高興.

其他麵款跟菜色雖然都有一點點瑕疵, 但都是小問題 (除了沾汁快冷之外), 大部份都是令人滿意的.

最大的缺點, 可能就真的是地點比較偏遠, 希望店子可以長期維持得到, 那麼宅女以後就可以常常來回味了!



**此乃自費食評, 單據巳有展示出來. 如需查証, 歡迎向餐廳/店鋪查証. 如仍不相信, 建議閣下不用參考本人食評.**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用餐途径
堂食
人均消费
$138 (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