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
104
51
等级4
2009-12-07 23 浏览
有些地方,在某一個時期會經常出沒,昔日還是愛夜生活的年代,便常來到中環的翠華.後來絕跡夜蒲,便沒有再去.對我來講,這間翠華是屬於晚上.對上一個中環翠華的食評,已是九年前的印記,現今公司在附近,便找到個理由,與這位舊朋友重聚.說起當年,翠華進軍中環,是其中一件"大事",旺系文化入侵中環,昔日流連旺角的牛屎,搖身一變成為鏞記的左鄰右里.令到各區之間的界線,文化,開始模糊起來.倒過來,今日可在旺角見到有西武,是當年想也沒想過之事情.反觀老對手銀龍,今時今日仍安份守己在九龍新界.或者同個店名有關,銀字加個龍,江湖味極重,很難出大場面.以前來總是一大班人,現今是下班獨自前往,連續兩夜,吃同一味,就是肉絲炒麵.餐牌寫明是其中一道招牌,講明要配余均益辣醬.我是那些為吃辣醬而吃麵的人,加上本身愛吃肉絲炒麵.當然盡得我歡心.翠華的肉絲炒麵,做得有水準.麵餅炸得香脆酥化,面頭的肉絲汁不厚不薄,沾些芥辣和余均益辣醬吃,極為惹味.人心不足,自然不能像蛇去吞象,但想吃多碟辣椒醬.結果,這碟肉絲炒麵,連吃兩晚.另一夜是與友人來,吃回沙爹肥牛河,又是翠華多年來的招牌.將方榮記的成功方程式,搬到去河粉身上.當年吃過感
更多
有些地方,在某一個時期會經常出沒,昔日還是愛夜生活的年代,便常來到中環的翠華.後來絕跡夜蒲,便沒有再去.對我來講,這間翠華是屬於晚上.

對上一個中環翠華的食評,已是九年前的印記,現今公司在附近,便找到個理由,與這位舊朋友重聚.說起當年,翠華進軍中環,是其中一件"大事",旺系文化入侵中環,昔日流連旺角的牛屎,搖身一變成為鏞記的左鄰右里.令到各區之間的界線,文化,開始模糊起來.倒過來,今日可在旺角見到有西武,是當年想也沒想過之事情.反觀老對手銀龍,今時今日仍安份守己在九龍新界.或者同個店名有關,銀字加個龍,江湖味極重,很難出大場面.

以前來總是一大班人,現今是下班獨自前往,連續兩夜,吃同一味,就是肉絲炒麵.

餐牌寫明是其中一道招牌,講明要配余均益辣醬.我是那些為吃辣醬而吃麵的人,加上本身愛吃肉絲炒麵.當然盡得我歡心.翠華的肉絲炒麵,做得有水準.麵餅炸得香脆酥化,面頭的肉絲汁不厚不薄,沾些芥辣和余均益辣醬吃,極為惹味.人心不足,自然不能像蛇去吞象,但想吃多碟辣椒醬.結果,這碟肉絲炒麵,連吃兩晚.

另一夜是與友人來,吃回沙爹肥牛河,又是翠華多年來的招牌.將方榮記的成功方程式,搬到去河粉身上.當年吃過感覺只是一般,重新認識過之後,肥牛有咬口,肉味濃.沙爹的香味就先淡後濃,聽落去頗有層次,其實是味道側重在碗底,所以越食越辣.

友人手上的綠茶雪糕紅豆冰,他說兩者不相往還,各有各玩.好像說著當年同我去翠華的舊友,現今之關係.

九年前後,由青年走到去中年,回首昔日是不切實際,現今就是要珍惜眼前人,好像踢波一樣,當你腳下帶著皮球,你便要向前走.
6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4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3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