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6-02-16
338 浏览
當年因名嘴兼食家蔡瀾先生品題,並以一道「豬油撈飯」與「招牌炒豬雜」而知名的「粗菜館」最近在北角炮台山開了新的分店。雖然新店現仍在試業中,我已跟友人去吃了一趟。這天我們人多,吃的東西更多,不過我卻沒有吃店中馳名的「招牌炒豬雜」,只是淺嚐了一口邪惡度比炒豬雜猶有過之的「豬油撈飯」($20/碗)。這「豬油撈飯」,單看那兩匙伴隨著白飯一同上桌的「醬油」和「豬油」,已可想像得到假如把它們全部倒進白飯中撈勻再整碗吃下肚子裡去是多麼的邪惡,端的令人又愛又恨,既怕它,又想親近它。所以這天的我,雖然害怕三高,還是淺嚐了一匙,那滿口豬油包裹著飯粒的感覺,確是令人十分滿足,溫暖感油然而生,但要我再吃多些,我就寧願留下多些配額,吃多點其他店中的鑊氣小炒了。在這夜吃的多道鑊氣小炒中,「薑蔥魚腩」一向是自己喜愛之物。每次吃它,都會令自己回憶起小時候和家人一起到附近的街坊小菜館或大牌檔吃「薑蔥魚腩」的情境。隨著時光飛逝,昔日的歲月雖已一去不復返,但那時候的熱鬧情境到現在我仍然歷歷在目,深印腦海。這晚的「香脆辣魚腩」($88)沒有令自己失望,鑊氣甚佳,魚腩香口而有酒香,外脆內軟的魚腩固然十分惹味,作為配角的蔥也不應錯
這晚的「香脆辣魚腩」($88)沒有令自己失望,鑊氣甚佳,魚腩香口而有酒香,外脆內軟的魚腩固然十分惹味,作為配角的蔥也不應錯過。
最後一道餐前小吃「皮蛋酸薑」($42)雖然簡單,但皮蛋是溏心的,子薑也靚,還能不說好嗎?
店中一位年長的男侍應極力推介的「話梅炆豬手」($98)雖然外皮的確腍滑又不肥膩,但自己卻不太喜歡話梅汁的味道,反而另一道同樣以豬入饌的「蔡瀾鹹魚醬蒸肉餅」我更為喜歡。這菜式的重點,並不是那來得扁平的豬肉餅,而是冠以蔡瀾名字的鹹魚醬,味道鹹香可口,以之伴飯吃,絕對可令人再添一碗。
题外话/补充资料:
店中牆上掛著的多幅繪畫,原來全部都是畫家 + 粗菜館藝廊的畫作,每幅售價,竟超過兩萬元,真是不看不知呢!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