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篇了
在這三年多裡,雖然自己寫下了這麼多篇食評,當中也有些用心之作,可以承蒙 Openrice 編輯的賞識,得以成為編輯推介
第 1000篇食評,確是值得記念,畢竟,在 Openrice 中登記的超過五十萬食家之中,有多少人是只看不寫,連一篇食評都未寫過的呢?又有多少人是能夠持之以恆地寫到這個篇數的呢?更有多少人是曾寫了過千篇食評,但已擱筆良久,很久不曾有食評刊登過的呢?所以,所有現仍活躍於 Openrice 這個全港最受歡迎的飲食網站平台中,總食評篇數已達 500篇或以上,而且仍然不斷有好文章發表的「殿堂食家」,我也同樣欣賞,這些高手的豐富飲食經驗與各有風格的文筆,同樣極具參考價值:)。
說了這麼久,連我都差點忘了要寫食評了。那這篇食評的主角是誰?不問而知,當然是「豚王」啦
不是的!以「豚王」在香港的地位,我覺得以它作為我的第 1000篇紀念食評,是最適合不過的,也很配合我僥倖獲得的「日本菜達人」的身份
更何況,寫食評從來都只是主觀的感覺吧了,我覺得好味的,其他人可能不以為然;我覺得難吃的,其他人可能又會覺得十分滋味,我總不成把其他人的感覺當成是自己的感覺吧?既然這樣,那便把自己慕名已久,但因為怕排隊而一直未試,直到個多月前才終於把心一橫一嚐它傳說中的美味的「豚王」的食後感作為自己第 1000篇食評的紀念作吧!
畢竟,人生有幾多個十年?食評,又能有幾多個 1000篇呢?
正文:
還記得年多以前,當時香港的日本拉麵熱潮才剛興起,那時候香港最有實力的日本拉麵名店,個人認為包括
自己之所以始終未有一訪這兩間第一代拉麵名店,歸根究抵,都是因為自己害怕排隊,特別是每次想到可能要排大半個小時,才能一嚐「豚王」的美味時,即使饞嘴如我,也懶得前往一試。
不過這一天晚上,難得來到中環,見時候尚早,竟然心血來潮,建議老婆大人一起往訪就在附近不遠的「豚王」,想不到對日本拉麵興趣一般的她竟欣然答應,終於造就了這天與「豚王」的邂逅


來到的時候才不過晚上六時左右,誰不知寂靜的「安和里」竟已一左一右的排了兩條長長的人龍
一早已知,「豚王」的食物貴精不貴多,店內除了拉麵和相關的配料外,便再沒其他食品供應,而店中所賣的拉麵,就只得
等候了大半個小時,終於可以入內,坐下之後,兩夫妻既已鎖定目標,不用多想,立刻叫來兩碗最基本的「豚王」準備大快朵頤。



數分鐘後,兩碗熱氣騰騰,期待已久的拉麵先後送到。在享用美味的拉麵之前,熱呼呼的拉麵傳來的陣陣香氣,已是一種享受。看著那黃澄澄,泛著油光的豬骨濃湯,更是令人巴不得立刻把這湯趁熱呷上一口
「豚王」作為這兒最基本,最沒花巧的拉麵款式,最大的賣點絕對是真材實料的拉麵湯底和扎實的煮麵功夫:):):)。師承自日本拉麵名店「一蘭」的日籍師傅生田智志先生,自從在「豚王」開業時來港座鎮之後,立刻吸引無數老饕慕名而至,希望品嚐或回味日本「一蘭拉麵」的美味。而在事實上,「豚王」的出現也的確掀起了一股日本拉麵的熱潮,至今未衰。個人覺得,它確實在香港飲食史上揭開了新的一頁,絕對有著其他後來者所不能企及的獨特地位:):):)。
這兒的豚骨湯底,濃郁鮮甜,一方面富有豚骨湯底濃稠而充滿膠質的特點,另一方面味道卻又恰到好處,香濃味美,不會讓吃麵的人感到太過肥膩,犯下過猶不及的毛病,確是值得一讚


其實我所說的是這裡獨家供應,放於桌子上供客人伴麵吃的多款配菜:「辣高菜」(即是辣雪菜)、「辣豆芽」和「黑木耳」,全部都水準甚佳:):),「黑木耳絲」非常爽口,「辣高菜」和「辣豆芽」則辣得過癮,十分開胃,把它們隨意地加到拉麵上作為伴菜,絕對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教人吃得更是起勁,更加滿意:):):)。要不是「豚王」有這些超強的秘密武器,我可能也不會封它為王呢

1


「豚王」這間自己慕名已久,近日才終於一試的日式拉麵名店,果然是水準極佳,名不虛傳。難怪能在眾多拉麵高手的挑戰下,仍然能夠生意滔滔,未被其他拉麵挑戰者比下去。


後記: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這篇食評應該是我所寫的眾多食評之中字數最多,最長篇大論的一篇,要是你能把這長得要命的食評整篇看完的話,我可真有點佩服你的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