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7-04-20
3302 浏览
上海婆婆很多地方也有, 早就被我列入連瑣食店的一類, 心裡總有種想法是下次試下...下次下次...然後一直也沒有試過. 好了, 在屯門元朗區想找間坐得舒舒服服(最重要有BB椅), 又像樣的上海菜館也不容易, 這回造就我們走進上海婆婆Vcity店內.店鋪在商塲地下食肆層, 毗連是同一集團的羅麥記. 空間感寛濶, 室內座位也多, 很大路新派滬菜館佈置, 比較特別是一幅大型的童趣璧畫, 十分有懷舊的兒時味道.餐牌的封面都好精緻, 翻開內頁, 也讓人花多眼亂, 要花點時間才能完成選擇. 大致上分了前菜/冷盤, 湯羹, 主菜(分別有豬牛雞和海鮮), 蔬菜, 飯麵和甜品. 一般上海菜館有的, 這裡也有, 菜式傳統齊全.醉豬手 ($63) 吃得多醉雞, 覺得有點普通, 這次換上吃豬手. 色澤淺白, 皮層收縮得結實,挺身不瀉, 骨肉亦沒有塌作一堆, 嚼勁十足, 但略嫌酒味偏淡, 建議可濃一些. 而且豬手骨多, 吃皮為主. 雖然覺得都不錯, 但我還是愛醉雞多一些.黃金四季豆($68) 干煸豆在上海菜來說也十分弛名, 這次加入鹹蛋黃同炒, 賣相淡黃嫩綠, 相當吸引. 味帶鹹香, 卻不飽膩, 份量亦夠
吃得多醉雞, 覺得有點普通, 這次換上吃豬手. 色澤淺白, 皮層收縮得結實,挺身不瀉, 骨肉亦沒有塌作一堆, 嚼勁十足, 但略嫌酒味偏淡, 建議可濃一些. 而且豬手骨多, 吃皮為主. 雖然覺得都不錯, 但我還是愛醉雞多一些.
干煸豆在上海菜來說也十分弛名, 這次加入鹹蛋黃同炒, 賣相淡黃嫩綠, 相當吸引. 味帶鹹香, 卻不飽膩, 份量亦夠多, 十分有誠意. 出街吃太多肉氣, 點蔬菜類感覺又唔抵, 這炒法也考點功夫, 感覺上就值回票值了.
對一些酸甜的菜式總抗拒不了, 咕嚕肉是其一, 松子黃魚是其二. 不過總覺得售價頗高, 也未必次次會點. 這個松子魚百多元, 感覺還可接受, 難得上街用膳, 想吃就吃吧. 松子黃魚上枱時, 小女兒已發出嘩嘩聲, 小手無法自控地伸了過來, 看來以後的食物相這小手會經常出現人前!
說回這賣相吸引的黃花魚, 起了雙飛, 再界成均等的小方塊, 肉不離皮, 原條放進油鑊炸香(自己形容起來竟像滿清十大酷刑!!) 魚身筆挺, 魚頭昂起, 頗有氣勢. 魚肉皮脆肉滑, 亦不擔心有碎骨, 啖啖肉吃得暢快. 鋪面材料也豐富, 有青紅椒, 松子仁, 菠蘿粒和蝦仁, 酸甜醬稠杰度適中, 份量也剛好掛滿魚身和蘸吃之用. 單單是這個菜, 已能讓人吃上一整碗飯, 醒胃美味.
又一上海名菜, 以火腿加上炸香的腐皮, 以香軟飽皮包着吃. 蜜汁中加入桂花, 雖不太吃出桂花味, 但賣相的確加分, 腐皮也很脆薄, 甜蜜加鹹香融為一口, 飽皮的鬆軟口感, 淡淡飽香, 配搭天衣無縫, 中國人飲食的智慧真的博大精深.
以上海鹹肉, 腐竹結, 冬筍, 小棠菜餚成的湯品, 味道鹹鮮簡約, 很解膩降火. 腐竹的豆香融入湯中, 奶白色的湯鮮甜, 喝下有一陣舒適感覺.
這幾乎是每次我吃上海菜必食甜品, 對比起豆沙窩餅, 高力豆沙更讓我傾心. 以香蕉作饀料, 比傳統以紅豆的少了甜味, 更適合老人家和小朋友食. 圓碌碌的高力香蕉一定要趁熱食, 涼了會扁塌影響賣相和口感. 蛋白綿滑, 結實而彈口, 清甜不膩.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