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21-12-29
45 浏览
鐵板燒和鮨店一樣, 在香港人不能去日本”回鄉”的情況下, 開到成行成市, 這家的銅鑼灣的御鐵是這個戰場上的新戰士. 不說和三昧這經典, 銅鑼灣是鐵板燒戰場中最殘酷的地段, 花盃, 鉄人旨花, 虎鐵, 雪舟等等, 一個如此細小的地段, 卻有著超過十間的鐵板燒餐廳. 這個新戰士倚靠的, 除了是主廚Simon 十多年的鐵板燒經驗, 性價比也是它突圍的方法. 午市五百元的套餐, 早鳥優惠八五折, 就能吃到鮑魚, 鱸魚以及和牛薄切, 也是給人我初次品嚐的原因.這裏烹調風格偏向新穎而複雜, 不只將食材放進鐵板上煮熟, 而是在汁醬及配料上也有花心思. 鮑魚新鮮, 看起來應該有三至四頭, 師傅以最基本的鹽和黑椒處理, 上碟時再伴以金箔和三文魚籽, 就算不用加上菠菜忌廉醬, 鮮味也夠. 鐵板燒鮮鮑魚吃的是爽口彈牙, 而非溏心的口感, 再加上三文魚籽的卜卜脆, 表現算是可喜.另一道主菜鯛魚魚皮和魚肉分開處理, 我還以為是立鱗燒呢. 魚皮去鱗完整, 燒起來外觀看起來十分脆口, 但吃起來口感還是有點煙韌和濕潤. 魚肉鮮度OK但肉質有點死實. 魚皮和魚肉吃起來和我預期的口感有差, 幸好橙汁醬和檸檬Mousse提
這裏烹調風格偏向新穎而複雜, 不只將食材放進鐵板上煮熟, 而是在汁醬及配料上也有花心思. 鮑魚新鮮, 看起來應該有三至四頭, 師傅以最基本的鹽和黑椒處理, 上碟時再伴以金箔和三文魚籽, 就算不用加上菠菜忌廉醬, 鮮味也夠. 鐵板燒鮮鮑魚吃的是爽口彈牙, 而非溏心的口感, 再加上三文魚籽的卜卜脆, 表現算是可喜.
另一道主菜鯛魚魚皮和魚肉分開處理, 我還以為是立鱗燒呢. 魚皮去鱗完整, 燒起來外觀看起來十分脆口, 但吃起來口感還是有點煙韌和濕潤. 魚肉鮮度OK但肉質有點死實. 魚皮和魚肉吃起來和我預期的口感有差, 幸好橙汁醬和檸檬Mousse提升了魚肉的鮮味, 味道處理得不錯.
肉類處理反而還原基本步, 就是靠着其控制得宜的火候, 帶出肉香, 薄切和牛用上牛肩肉, 再卷上蔥段, 後者在吸收了和牛的肉汁後變得更香. 豬鞍用上西班牙黑毛豬, 肉質和肉汁同樣吸引, 簡單的胡椒作提味就夠, 兩類肉類也沒什麼問題.
炒飯用料有櫻花蝦和帶子, 當然還有雞蛋, 比一般的店舖用料更多. 飯身口感偏向濕潤, 雞蛋口感還可以再嫩滑一點, 當然炒飯每間做法不同, 不能武斷說它是好是壞, 但我個人就覺得差少少. 無論如何, 如此價錢, 吃到水準算是正常的鐡板燒, 可能一兩道菜未必符合我心水, 但見到餐廳的用了和做法上的心思, 我覺得大家可以一試就是.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