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21-11-04
532 浏览
上次我在「佐敦」「白加士街」光顧過港式茶餐廳「開餐」,發現「開餐」晚餐餐牌裡面提供的食品和材料,都完全符合我一向在飲食上的要求,唯一美中不足只是「開餐」飲品給我沒有太大驚喜。所以我上次光顧「佐敦」分店「開餐」,享用晚餐的時候,最後只是選擇了享用,一般港式茶餐廳水吧都會製作提供的港式「凍奶茶」飲品就算數。今次我光顧的「開餐」分店,是位於「旺角」「通菜街」近着「油麻地」「登打士街」一帶的舖位位置裡面。我最初乘搭港鐵去到「旺角」,出站後從「旺角」進入「通菜街」,行了很久才找到「旺角」分店「開餐」。不過今次我光顧「旺角」分店「開餐」之前,早在晚上六、七時左右,曾經在「新蒲崗」光顧享用完「牛腩飯」晚餐,所以我在不算非常餓的情況下光顧「旺角」分店「開餐」,改為享用「雞扒飯」。原來「開餐」晚餐餐牌裡面,也有製作提供不同口味和款式的「雞扒飯」,包括「日式咖喱雞扒飯」以及今次我在「旺角」分店選擇和享用的「碳燒雞扒飯」。其實「開餐」的「日式咖喱雞扒飯」實際製成品售價價錢,比「碳燒雞扒飯」來得更加便宜,前者只需要港幣四十八元而已,反而後者需要港幣五十五元。於是一向抱着「一分錢一分貨」心態的我,認為價錢相對比
所以我上次光顧「佐敦」分店「開餐」,享用晚餐的時候,最後只是選擇了享用,一般港式茶餐廳水吧都會製作提供的港式「凍奶茶」飲品就算數。
今次我光顧的「開餐」分店,是位於「旺角」「通菜街」近着「油麻地」「登打士街」一帶的舖位位置裡面。我最初乘搭港鐵去到「旺角」,出站後從「旺角」進入「通菜街」,行了很久才找到「旺角」分店「開餐」。
不過今次我光顧「旺角」分店「開餐」之前,早在晚上六、七時左右,曾經在「新蒲崗」光顧享用完「牛腩飯」晚餐,所以我在不算非常餓的情況下光顧「旺角」分店「開餐」,改為享用「雞扒飯」。
原來「開餐」晚餐餐牌裡面,也有製作提供不同口味和款式的「雞扒飯」,包括「日式咖喱雞扒飯」以及今次我在「旺角」分店選擇和享用的「碳燒雞扒飯」。
其實「開餐」的「日式咖喱雞扒飯」實際製成品售價價錢,比「碳燒雞扒飯」來得更加便宜,前者只需要港幣四十八元而已,反而後者需要港幣五十五元。
於是一向抱着「一分錢一分貨」心態的我,認為價錢相對比較昂貴的「碳燒雞扒飯」實際製成品份量,可能比「日式咖喱雞扒飯」實際製成品份量更多,所以最後選擇享用「碳燒雞扒飯」。
至於「開餐」小食食品方面,我選擇享用有跟餐價錢,跟餐售價港幣二十八元的「牛腩」小食食品「麻辣牛筋腩」。我曾經擔心跟餐價只賣二十八元的「麻辣牛筋腩」,「麻辣牛筋腩」實際份量,未必足夠胃口比較大的我享用。
結果我一看見「旺角」分店「開餐」廚房製作出來的「麻辣牛筋腩」實際製成品份量,比我原來預期來得更多,當中「牛筋」佔「麻辣牛筋腩」裡面的比例也不少,至少夾到幾大塊口感煮得頗為軟腍的「牛筋」。
而且「開餐」製造的「麻辣牛筋腩」實際製成品裡面,無論是「牛腩」還是「牛筋」的口感感覺都煮得頗為軟腍,而且「牛筋腩」味道方面,都已經完全吸收「麻辣」醬汁裡面的濃厚麻辣味道。
不過「開餐」小食食品「麻辣牛筋腩」裡面的辣味實際上於我而言,又未至於辣得難以咀嚼品嚐吞嚥消化下去,「麻辣牛筋腩」裡面的辣味,的而且確曾經令當時我舌頭的味覺稍為麻痹。
不過「開餐」小食「麻辣牛筋腩」裡面的麻辣味道,停留在我舌頭味覺裡面的實際時間,沒有我原本預期那麼漫長,隨著我之後食了一口「白飯」,而稍為中和「麻辣牛筋腩」裡面的辣味。
所以我覺得只要食客享用「開餐」小食「麻辣牛筋腩」的時候,不要把「牛筋腩」撈勻底層的「辣椒油」,就不會在「麻辣牛筋腩」裡面食到太強的麻辣味道感覺。
而且「開餐」「麻辣牛筋腩」小食裡面的「牛筋」,「牛筋」實際口感感覺被「開餐」廚房煮得十分軟腍,符合我一向對「牛筋腩」口感的要求。
所以我覺得我下次如果再有機會光顧「開餐」的話,「開餐」餐牌裡面的小食食品「麻辣牛筋腩」,應該會是我在「開餐」午餐和晚餐裡面的首選小食食品之一。
至於今次我在「旺角」「通菜街」分店「開餐」裡面享用的晚餐主菜食品方面,既然小食已經選擇了「麻辣牛筋腩」,所以我選擇主菜食品,享用「雞扒」飯食品「碳燒雞扒飯」。
「開餐」晚餐食品「碳燒雞扒飯」實際製成品裡面的味道,相對於小食食品「麻辣牛筋腩」而言是剛剛相反,因為「開餐」廚房在「碳燒雞扒飯」表面上淋的醬汁不多,反而在「碳燒雞扒」表面塗了很多甜味「燒烤醬」。
而且「開餐」廚房製造的「碳燒雞扒飯」實際製成品裡面,足足有兩大塊「雞扒」,而且兩塊「雞扒」實際上,已經塗了很多甜味「燒烤醬」醬汁。
所以「開餐」廚房的人,即使沒有選擇在「碳燒雞扒飯」實際製成品表面上淋醬汁,但是「雞扒」表面仍然有甜味「燒烤醬」,「燒烤醬」甜味足以透過「燒雞扒」滲透進入「白飯」裡面。
至於「碳燒雞扒飯」裡面的無骨「雞腿扒」實際口感還稱得上算是頗為軟腍,不需要花太多牙力,就可以順利咬斷撕開「雞肉」,再很快完成咀嚼吞嚥「雞肉」的過程。
由於「開餐」廚房在「碳燒雞扒飯」實際製成品表面,沒有淋下任何醬汁,只有兩大塊已經預先塗抹了甜味「燒烤醬」醬汁,口感不算硬不算韌的去骨「雞扒」,所以廚房在「雞扒」旁邊擺放了兩大條「菜心」。
「碳燒雞扒飯」「菜心」實際製成品看似不算煮得很軟腍,而且「菜心」實際製成品感覺頗為新鮮,所以試食後感覺「菜心」的口感感覺十分新鮮爽脆。
「開餐」廚房為「碳燒雞扒飯」實際製成品,預留一個類似日式「丼碗」的大型湯碗作為餐具,所以令「碳燒雞扒飯」「白飯」實際份量比預期變得更多。
所以我到最後甚至需要用匙羹,在小食食品「麻辣牛筋腩」底層裡面,刮出少許辣味的醬汁,再倒進「碳燒雞扒飯」底層的白飯裡面,當作「碳燒雞扒飯」自己的醬汁。
不過相對於「開餐」實際味道感覺偏向比較辣的「麻辣牛筋腩」而言,「開餐」「碳燒雞扒飯」無骨燒「雞扒」表面上的「燒烤醬」甜味,已經算是「碳燒雞扒飯」頗為適合直接放入口的地方。
至於晚餐裡面的飲品方面,「開餐」沒有適合我的甜味手調台式飲品,所以我改為享用其他飲品,結果我看見餐牌裡面有聲稱不含「酒精」成份,不算是「酒精」飲品的「菠蘿啤」。
「開餐」餐牌早已經一早說明,聲稱「菠蘿啤」實際製成品裡面,完全沒有包含任何「酒精」成份,但是我飲完「菠蘿啤」飲品之後,實際感覺到的「酒精」酒醉感覺不算十分強烈。
但是在事實上,我的而且確是成功從「開餐」「菠蘿啤」飲品實際製成品裡面,喝到一種疑似來自「啤酒」飲品裡面應該有的「酒精」感覺。
偏偏我在結賬的時候,詢問完「開餐」收銀櫃檯裡面的店員之後,才知道原來「菠蘿啤」實際製成品裡面,完全沒有包含任何「酒精」成份,但是「菠蘿啤」的而且確是有「菠蘿」甜味味道,和一股像「啤酒」的微微苦味。
我始終不算是偏好飲酒的人,所以就算「菠蘿啤」實際製成品裡面的味道偏甜,但是我下次如果還有機會光顧「開餐」的話,我還是飲品沒有酒精成份的「菠蘿梳打」好過。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