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1-01-30
11 浏览
日本菜真是百吃不厭,繼昨晚與同事二人嘗過日式豚肉,今晚再與另一班朋友前來吃日式放題,地點選在灣仔修頓球場對面的金田。小店位於大廈二樓,未吃先要做做運動拾級而上。餐廳位置頗大,狹長走廊向兩邊伸延,環境寬敞寧靜,格調不錯;人多時還可預訂貴賓房,自成一角,氣氛更佳。 這裡的晚市日式放題分兩個價錢,$168 兩小時任食及 $198 無限時間任食。雖然單要吃飽,兩小時綽綽有餘,但朋友共聚難免天南地北,加上有「三送一」優惠券,我們一行八人可以攤分六人的價錢,所以選了無限時的每位 $198。食物方面,這裡的款式頗多,分門別類列在七彩繽紛的自助餐單上,客人按喜好寫上所選食物的數量,而飲品則要另外收費,不過價錢也只是十元八塊。最值得加許的是客人餐單上寫多少便會如實奉上,不像某些食店就算寫多少,上檯也只有兩三件! 沙律/冷盤: 蕃茄沙律:平凡的蕃茄與蔬菜,加入沙律醋、菜油及少量蒜蓉,層次頓時提升,味道好亦夠健康,多吃無妨。 和風青瓜沙律:小青瓜切成粒狀,入口爽甜無渣,簡單配上醬油,味道已經很好了。 豆腐沙律:豆腐面灑上蝦乾及野菜,賣相不錯,味道不及前兩者好,但也不差。 日式冷麵:蕎麥麵配上
小店位於大廈二樓,未吃先要做做運動拾級而上。餐廳位置頗大,狹長走廊向兩邊伸延,環境寬敞寧靜,格調不錯;人多時還可預訂貴賓房,自成一角,氣氛更佳。
食物方面,這裡的款式頗多,分門別類列在七彩繽紛的自助餐單上,客人按喜好寫上所選食物的數量,而飲品則要另外收費,不過價錢也只是十元八塊。最值得加許的是客人餐單上寫多少便會如實奉上,不像某些食店就算寫多少,上檯也只有兩三件!
蕃茄沙律:平凡的蕃茄與蔬菜,加入沙律醋、菜油及少量蒜蓉,層次頓時提升,味道好亦夠健康,多吃無妨。
和風青瓜沙律:小青瓜切成粒狀,入口爽甜無渣,簡單配上醬油,味道已經很好了。
豆腐沙律:豆腐面灑上蝦乾及野菜,賣相不錯,味道不及前兩者好,但也不差。
日式冷麵:蕎麥麵配上醬油及紫菜絲及蔥粒,麵條軟硬適中,簡單得來頗有日本風味。
多春魚南蠻漬:南蠻漬即是將小魚包以粉漿炸熟,然後浸於醋汁醃漬放涼。小弟對炸物及漬物興趣均不大,加上放涼作冷盤,感覺始終怪怪。從朋友勉強吃下可知味道不是人人能接受。
三文魚:色澤雖為橙紅但暗啞欠光澤,脂肪不多也不均勻,味道不差但算不上是好貨色。
劍魚腩:顏色比坊間白晢,肉質稍削,缺少那份應有的肥美口感。
八爪魚:雖切成薄片,但質感仍屬較硬,吃不出魚鮮,水準只屬一般。
鱆紅魚:相對之前幾款刺身,鱆紅魚算有鮮味,口感沒油甘魚般豐盈,但整體也不錯。
鯨龍魚:鯨龍魚肉質較為爽脆,魚味較淡,用於刺身倒有點格格不入吧。
北寄貝:味道鮮甜,質素尚可。
甜蝦:與坊間質素相若,不突出也不算差。
赤貝:赤貝顏色橙黃,與一眾刺身犯下同一通病,就是不夠新鮮吧。
炸蝦天婦羅:天婦羅炸得鬆化,粉漿不會太多,而內裡的蝦肉也爽嫩可口,不錯。
茄子天婦羅:茄子天婦羅粉漿更薄,茄子綿軟清甜,味道很好。
南瓜天婦羅:南瓜切得較薄身,口感不及茄子佳,有幸南瓜還算甜,味道也算不差。
一口芝士球:外型圓潤,賣相討好;一口咬開內裡呈半固狀芝士慢慢滲出,味道香濃,雖熱也不會太燙口,很好。
芝士年糕:年糕外層烤成金黃色,內裡芝士與芝士球一樣香濃,入口煙韌卻不黏口,而且不會太甜,令人回味無窮。
蒜片牛柳粒:牛柳粒肉厚,肉汁豐盈,牛味頗重且嫩滑,雖鐵板燒風味欠奉,但味道確不錯。
薄燒牛肉:比牛柳粒脂肪較多,但口感及味道類以中式炒牛肉段,可以省卻了。
胡麻牛舌:牛舌有近一厘米厚,份量十足;燒烤後以特式胡麻醬汁處理,麻而不辣,風味不錯,值得一試。
汁燒魷魚鬚:魷魚鬚切成小段,有嚼口卻不硬;汁料類似沙爹醬,惹味香濃,味道很好。
炒雜菜:大致為椰菜切絲及芽菜,雖較平凡,但吃起來比起中式炒菜更具鑊氣,味道不錯。
雜綿炒麵:粗身油麵配以日式醬油,味道好但較油膩;而所謂「雜錦」也不外乎為椰菜及青紅椒絲,有點欺場吧。
芝士焗蠔:焗不算大隻,濃味芝士略蓋了蠔的鮮味,味道還可。
燒秋刀魚:秋刀魚肉質較粗糙而鬆散,口感一段,但外層燒得香脆,以檸檬汁蘸吃也不錯。
燒鯖魚:燒鯖魚比秋刀魚質素稍佳,但水準仍不算入流吧。
串燒虎蝦:虎蝦爽口但鮮味欠奉,而且竟比一般中蝦細小,燒烤後更為「縮水」,改名「串燒蝦仁」較為貼切。
燒羊鞍:羊鞍肉厚,而且燒得火候剛好,汁多肉嫩,略具羊羶味卻不算濃烈,水準之作,令我們一再加單哩。
燒牛舌:燒牛舌略比胡麻牛舌薄身,但仍算厚切;牛舌燒成微焦,惹味可口,不能不試。
芝麻雞翼:燒雞翼配蜜糖,甚樣也差不了,灑上芝麻只是錦上添花,但與出眾的羊鞍及牛舌相比,便顯得較為普通。
炭燒雞串:雞肉配以照燒醬汁燒,和風味濃,味道也好。
鴨胸鵝肝卷:煙鴨胸與鵝肝,配搭新穎,但味道不見突出;似乎還是烤鵝肝配脆包較為可取。
大根煮翡翠螺:翡翠螺連殼以蘿蔔湯汁煮,螺肉較硬身,所以不算太入味,但也不算差吧。
牛油焗野菌:雜菌以牛油焗,牛油香味完全滲入雜菌內,而且不會太油膩,百吃不厭。
七味炒牛蒡絲:牛蒡絲、甘筍絲再加上肉碎,外觀與中式的炸菜肉絲頗相近。牛蒡絲爽口清甜,但吃不出「七味」,味道較為單調。
日式蒸蛋:日式蒸蛋以傳統的小杯上檯,賣相不差。蒸蛋清淡卻不味淡,但也不算很突出。
粟米粒粒燒:只像把預製粟米粒加熱,怎吃也吃不出與「燒」有關。
關東煮:竹輪、蒟蒻、蘿蔔浸在魚湯內,和風味雖濃,但在眾多美食下便顯得普通了。
心太軟:甜品本來需要另外收費,但店員卻請我們吃,真幸運。 首先是心太軟配上香草雪糕;心太軟不算很「流心」,但朱古力算是香濃,而配角的雪糕也軟滑香甜,質素頗佳。
提拉米蘇:Tiramisu 以小杯盛著,再插上朱古力片,賣相突出。Tiramisu 質地鬆軟,可可味濃郁但酒味不算重,而且也不會太甜,亦是水準之作。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