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40
13
等级4
2013-03-28 138 浏览
一天裡先後兩次踏足荔枝角,早午餐也在瑞士咖啡室完成,如有雷同實屬搞鬼!近來早上習慣性來杯熱奶茶,搜尋之下荔枝角區的瑞士咖啡室的似乎還對辦,決定那天早餐就在此開始;工業區裡的咖啡廳分上下兩層,本希望坐樓上窗邊,但當看到下層還有不少座位時,選擇在地底吃早餐。自行入座後,阿姐熟練地送上開水刀叉,繼而一句"食D乜??",態度爽快直接,我也以同樣爽快語調說出:"早餐A($23)轉炒蛋,配羅宋湯熱奶茶",雖是首次光顧但都像很熟識的一口氣讀出我的要求。黑白牛奶杯裡的熱奶茶相當夠熱,沒加糖來試也覺得濃度可以,茶奶比例甚好,紅茶香中有著奶的純滑,紅茶雖然不是極香的一試難忘,整杯茶還算有點濃度及厚身,可以成為打工一族精神爽利之泉源。像大型茶杯似的湯碗很有趣,滿滿一碗的通粉份量,這個早餐也太豐富了吧??平時的早餐通粉大都是細細的一碗,這裡的份量用來當午餐也足夠!以很多椰菜甘筍及少量薯仔煮成的羅宋湯偏淡橙色,相信沒有加入太多艷紅茄膏添色之故,以致外觀較淺色而味道也不會太濃,羅宋湯也有加入香葉同煮,雖未能令湯底加重一些香葉味但也有點誠意,這碗紅湯用作餐湯也略為淡口,何況要配淡味的通粉?提議這碗微微酸的羅宋湯底可
更多
5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一天裡先後兩次踏足荔枝角,早午餐也在瑞士咖啡室完成,如有雷同實屬搞鬼!

近來早上習慣性來杯熱奶茶,搜尋之下荔枝角區的瑞士咖啡室的似乎還對辦,決定那天早餐就在此開始;工業區裡的咖啡廳分上下兩層,本希望坐樓上窗邊,但當看到下層還有不少座位時,選擇在地底吃早餐。

自行入座後,阿姐熟練地送上開水刀叉,繼而一句"食D乜??",態度爽快直接,我也以同樣爽快語調說出:"早餐A($23)轉炒蛋,配羅宋湯熱奶茶",雖是首次光顧但都像很熟識的一口氣讀出我的要求。
8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黑白牛奶杯裡的熱奶茶相當夠熱,沒加糖來試也覺得濃度可以,茶奶比例甚好,紅茶香中有著奶的純滑,紅茶雖然不是極香的一試難忘,整杯茶還算有點濃度及厚身,可以成為打工一族精神爽利之泉源。
5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像大型茶杯似的湯碗很有趣,滿滿一碗的通粉份量,這個早餐也太豐富了吧??平時的早餐通粉大都是細細的一碗,這裡的份量用來當午餐也足夠!以很多椰菜甘筍及少量薯仔煮成的羅宋湯偏淡橙色,相信沒有加入太多艷紅茄膏添色之故,以致外觀較淺色而味道也不會太濃,羅宋湯也有加入香葉同煮,雖未能令湯底加重一些香葉味但也有點誠意,這碗紅湯用作餐湯也略為淡口,何況要配淡味的通粉?提議這碗微微酸的羅宋湯底可以煮得濃郁一點,整體味道會更出色。

無坑通粉大大量的填滿大茶杯,每粒通粉煮得有點硬身,比西餐標準的AL DENTE更硬一點,浸湯後也不會變得太軟,老實說吃完整碗通粉,我這沒牙力老人家也有點牙關發軟;早餐通粉好朋友火腿絲在這個早餐上擔當加重肉味的角色,畢竟火腿通粉是經典早餐配搭嘛。
43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如像沒烘的厚多士均勻的抹上不少牛油,只是通粉食用需時,輪到吃多士時多士已沒那麼香脆了,也許本身也不是烘得太脆吧,多士也沒有什麼生氣似的,反而以煎雙蛋換成的炒蛋又蠻對辦,一坨炒蛋沒有煎得像蛋皮,薄薄的也炒得算嫩滑,用油稍多外觀有點閃亮,表面少量蛋汁也令食感沒那麼乾,配著厚多士吃更為方便。

好久沒有吃過那麼滿足的早餐,完成後充滿力量地向目標地出發。
6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想不到下午又因事再來荔枝角,既然如此午餐繼續去瑞士吃好了,今次選了樓上看看情況如何; 今次的四人卡座比早上的雙人卡座更寬敞,旁邊更是有點古早味的手繪圖畫餐牌,看得出餐廳努力營造古色古香舊冰室氣氛,某程度上是可行的,但那種古舊氣氛仍然欠缺。
8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咖啡室不但用上鐵框框、方格階磚仔作裝修用料,今次還有傳聞中十大武器之首摺凳!勁呀!!
67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來到瑞士咖啡室當然選個馳名瑞士常餐($38)一試,誰叫瑞士還未踏足荃灣區呢!

由於上層像無冷氣一樣,再來杯熱飲實在太辛苦,改為凍奶茶(+$3)降降溫,還是我喜歡的碎冰凍奶茶更合我意,早上的熱奶茶已經算得上香濃,這裡的凍奶茶也比一般的濃郁,加了碎冰後也不會太淡,當然自己的飲用速度也不是太慢,所以其水準是可以收貨的。
58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幾款粉麵中選的公仔麵因本身份量所限,份量沒有早餐通粉那樣大堆頭,這個反更像早餐份量。湯底還算好飲,不是單一味粉包味道,麵條煮得軟硬剛好,現煮現吃很爽口!廚師的煮麵功夫要讚。
38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庵列煎得比早上的炒蛋乾身,中間包著火腿的部份還算仍有點濕潤,不是乾蛋皮一塊算幸運了! 厚多士同是抹上不少牛油, 只是仍是了無生氣似的,用來配庵列也可彌補一下缺憾。
3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是日主菜瑞士汁雞全翼留待最後享用,黑黑的瑞士汁沒有想像中濃稠,味道也未夠傳統的SWEET,我家大人煮的豉油雞翼比它還重"瑞士"味哩,心理上就覺得有點名不符實了;兩枚雞翼煮得軟硬不一, 第一隻雞翼無論肉或皮也是軟軟沒彈性,第二隻則有點彈牙外皮, 雞肉也那麼軟淋,就算雞皮肥美也蠻入味,要是2隻也如第二隻般有著彈牙口感就更好了。

咖啡室樓底有點矮,午飯時候人多時真的有點吵耳,還是快吃快走為妙。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用餐途径
堂食
人均消费
$41 (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