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01-07
77 浏览
作為沾麵控的在下繼續到訪不同的沾麵店,今次來到一手把沾麵引進香港,隠家拉麵工場Meter Chan於炮台山開的新店「俺之沾麵」(俺の沾麵),看看這間真正的沾麵專門店有怎樣的水準。店位於炮台山站附近的橫街,是普通人平時不會路過的地段,照片在星期五晚八時許拍攝,考慮到這店還未被傳媒大幅報導也沒有宣傳,而且裝修極簡單招牌細到極點,門外也有十多人排隊,可算是一個奇觀。先為大家送上排隊情報,這天我們八時左右開始排,約8:25入座,8:20左右就截人龍,現時晚市6時開賣限定150碗,如果這個數字保持不變的話,請大家平日於8:30前到達,星期五六日為保險最好八時前到以免白行一趟,當然上報上雜誌後會有什麼景況,在下不敢擔保。作為沾麵專門店,此店當然獨沽一味賣沾麵,分「一本中太」及「一本極太」兩種麵,份量有小盛、普盛、大盛,叉燒、筍、蔥多少隨意,再送一隻半熟蛋,無論怎樣配搭都是同價$85,對於胃口比較大的朋友來說,可能是香港性價比最高的沾麵。等吃期間就趁機會拍店內環境,首先是牆上文字,看起來很有日本小店風味,但老實說如果真的有去過,甚至只是看過日劇《深夜食堂》或《孤獨美食家》,都會知道這些字的大小、字體
先為大家送上排隊情報,這天我們八時左右開始排,約8:25入座,8:20左右就截人龍,現時晚市6時開賣限定150碗,如果這個數字保持不變的話,請大家平日於8:30前到達,星期五六日為保險最好八時前到以免白行一趟,當然上報上雜誌後會有什麼景況,在下不敢擔保。
作為沾麵專門店,此店當然獨沽一味賣沾麵,分「一本中太」及「一本極太」兩種麵,份量有小盛、普盛、大盛,叉燒、筍、蔥多少隨意,再送一隻半熟蛋,無論怎樣配搭都是同價$85,對於胃口比較大的朋友來說,可能是香港性價比最高的沾麵。
牆邊有昆布醋、辣椒、大蒜等調味,基本上吃得拉麵專門店就應該相信師傅對湯汁的調味不需要加添太多,值得一提是那個牙籤膠筒用軟膠製造,在下開了之後因為膠太軟會變型,弄極都無法再蓋上……
此外店內有製麵機,就放在當眼位置,看來也是以此來標榜自家製這賣點了。
店內空間超狹窄,就只有三張桌連路上加開的一張,每張四個對著坐,第五個坐路口,剩下的通道只夠店員用手兩手分別高舉湯和麵側身通過,這晚坐路口的在下就被店員磨擦背部不下十數次。在下於日本光顧過很多小店,還有中環的豚王,同樣是擠逼,但逼到有被湯汁照頭淋的危機感還是第一次,大家光顧時要留意。
首先入口的是湯汁,第一口覺得非常膩就像其他有名豚骨拉麵那樣,不喜歡重口味的朋友注意,但再試第二口就感受到湯汁內的清新酸味,估計是加了鰹魚及昆布而成,整體來說豚骨和魚介味道比例是7:3左右,是有水準之作,吃慣豚王一風堂的朋友較易接受,而在下本身就比較愛3:7的組合。順帶一提如果大家不愛濃豚骨味的話,可以加昆布醋提升酸度中和油膩感,重口味如在下就可加點大蒜,讓味道更香濃。
因為麵太粗,每次能夾起的條數較少,大概不足中太的一半,如兩款麵使用同樣材料,掛湯能力就是看整束麵的表面面積,如果粗麵的Surface Area是幼麵的1.5倍,但每次能夾起的幼麵是粗麵的2倍,那麼掛湯能力就會由幼麵勝出。而在下認為沾麵最佳的粗度,是介乎於中太及極太之間,但如果要選的話,建議選中太,除非你是烏冬控。
加了湯之後味道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程度,對在下來說甚至是有點淡,考慮到自己本身口味重,相信大部分人都能喝光,而在下吃完的一小時內也沒有口渴感,證明湯汁是真功夫。
整體來說,在下對「俺之沾麵」的感想如下:
※ 湯汁、叉燒、半熟蛋、吃法,皆為上乘
※ 麵條中太有改善空間,極太不適合沾麵,筍要改厚切
※ 地方太窄,坐路口位有危險,要排隊花時間,之後恐怕會更長龍
※ 一個價錢份量任君選擇,性價比極高男生抵吃
「俺之沾麵」的優缺點,正好和尖沙咀「富士山55」相反,如果有一家店能集兩家之長,相信能成為香港沾麵的王者。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