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8-01-27
90 浏览
又來到Yoho Mall了. 短短的數個月時間, 來了這裡很多遍, 如上個月就在這裡玩雪. 而這裡的餐飲, 選擇很豐富. 今次我們就在亞蘇爾吃晚餐.亞蘇爾吃的是澳葡菜. 其實大家也知道, 在澳門吃到的, 通常是改良過後的葡菜, 跟傳統的葡菜不一樣. 慢慢地, 這就變成了一個菜系. 亞蘇爾特別在把澳門不同區域的特色放進餐牌內, 熟悉的地方, 自然有親切感.亞蘇爾秘醬青瓜乳豬脆包 $75 脆包是到澳門的必修科之一. 這次不吃豬扒包, 吃亞蘇爾秘醬青瓜乳豬脆包. 包是蒜香包, 脆身, 合乎預期. 亞蘇爾秘醬, 配乳豬, 有點像在吃中菜. 巧妙在加上青瓜, 這時候, 是否想起填鴨. 有包, 也有薯條, 熱辣辣的, 當然是大家搶吃的項目.沙梨頭手打墨魚餅 $68 還記得沙梨頭在那裡嗎? 那裡有海鮮, 很正常. 沙梨頭手打墨魚餅, 是用上沙梨頭的墨魚, 吃落口除了墨魚膠, 還有蝦膠, 很爽彈, 而外層就炸得不太油.招牌活蜆海膽鮮蟹粥 $168 曾幾何時, 人在澳門, 吃蟹粥, 是指定動作. 或許現在到澳門未必會再吃蟹粥, 但這晚也來客招牌活蜆海膽鮮蟹粥, 回味一下那種味道. 在香港, 不用水蟹,
脆包是到澳門的必修科之一. 這次不吃豬扒包, 吃亞蘇爾秘醬青瓜乳豬脆包. 包是蒜香包, 脆身, 合乎預期. 亞蘇爾秘醬, 配乳豬, 有點像在吃中菜. 巧妙在加上青瓜, 這時候, 是否想起填鴨. 有包, 也有薯條, 熱辣辣的, 當然是大家搶吃的項目.
還記得沙梨頭在那裡嗎? 那裡有海鮮, 很正常. 沙梨頭手打墨魚餅, 是用上沙梨頭的墨魚, 吃落口除了墨魚膠, 還有蝦膠, 很爽彈, 而外層就炸得不太油.
曾幾何時, 人在澳門, 吃蟹粥, 是指定動作. 或許現在到澳門未必會再吃蟹粥, 但這晚也來客招牌活蜆海膽鮮蟹粥, 回味一下那種味道. 在香港, 不用水蟹, 用鮮蟹, 也理解的, 加上活蜆跟海膽, 成件事是鮮味十足. 您是只能吃得到海膽的鮮, 已經看不見海膽的影子, 因為已經溶化了.
十月初五街, 您未去過, 也聽過祝君好吧. 十月初五蝦籽松露意大利麵, 主打的元素, 是用上十月初五街上, 囍臨門的蝦籽, 很香濃. 配的是黑松露忌廉汁, 去做意大利麵. Fusion得來, 又不會太突兀.
水坑尾, 又是吃海鮮的好地方. 這客水坑尾海鮮蕃茄魚湯飯, 是親子的選擇. 走辣, 蕃茄魚湯帶魚鮮味, 海鮮用上中蝦, 魷魚, 帶子, 青口, 跟海蜆, 啖啖也是海鮮, 飯粒也吸收了海鮮的味道, 也帶鮮味.
吃雞, 還是吃葡式椰香雞, 始終是不辣的選擇, 小晴晴也合適. 來到這個階段, 點餐時也要照顧小晴晴的感受, 點選太多她吃不到的菜式, 就不太好. 說回葡式椰香雞, 就是傳統的味道, 很香濃, 跟香草蒜蓉包同吃, 也好.
路環, 路途比較遙遠, 在那邊的名物, 怎少得鹹魚. 路環鹹魚炒椰菜苗, 就是以路環鹹魚作主打, 鹹香突出, 很能發揮出鹹魚的魅力.
澳門的甜品, 最經典的, 還是葡撻. 這裡有好幾個版本, 當變奏吧. 我們還是吃原味, 焦糖葡撻. 酥皮尚算香脆, 熱度也合宜. 媽媽的焦糖燕窩葡撻, 面層加上了燕窩. 女生吃燕窩是常識吧.
重點推介的甜品是黃金忌廉軟心多士. 熱辣辣的黃金忌廉軟心多士, 香脆而軟心, 跟Mövenpick雲尼拿雪糕當然是好拍檔. 澳門元素在那裡? 就是旁邊的檸檬薑, 是英記餅家的出品, 傳統的味道, 碰上西式的甜品, 有趣.
少不了的是木糠布甸, 這次選上了宇治抹茶黑木糠布甸伴白芝麻脆餅, 跟傳統的相比, 一樣是層次分明. 甘香的宇治抹茶, 不算太苦澀. 旁邊的繼續是英記餅家的出品, 白芝麻脆餅, 脆卜卜, 很討好.
有白芝麻脆餅, 還有杏仁餅. 您不能說從未在澳門買過杏仁餅吧. 杏仁餅, 就是大家對澳門的其中一個集團回憶. 這次配上的, 是香蜜白咖啡奶凍. 香濃的白咖啡, 跟杏仁餅的組合, 是有個性的配搭.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