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5-07-16
612 浏览
今天與朋友卜左係旺角做面部皮膚測試.TEST REPORT : 皺紋/細紋不明顯!為奬勵自己, 一於同朋友去舊舊舊舊公司附近, 刷返餐好的.就在這街道, 有家餐廳的門口有客等位.相信有其過人之處.看看門口的MENU : 主打拉麵, 配以不同款式的湯底.幸好MENU不單只有圖案,還有文字說明各款湯底及用料.日本拉面的湯底五花八門, 各地各有特色.本身不是專家, 不會分辨,所以平時光顧拉面店,通常是參考圖片或向餐職員查詢.現在一目了然, 好適合我.和朋友等了十多分鐘, 職員終於安排在角落的小枱.拉麵選了蒜將軍及醬將軍, 另加2款小食: 芥末炸雞及和風煎餃子稍等一會, 職員奉上2碗拉麵了!但我仍猶豫, 食哪碗拉麵 : 蒜或醬?還記得無線晚上10點半, 杜如風的攻略節目裡,提到日本拉面的食法, 先喝一口湯底,然後食拉麵, 還要食到雪雪聲.看來湯底好重要喎!所以按電視所講的方法, 每碗先喝一口湯!淡黃色的蒜將軍湯底:並非某家(拉麵壽司集團)嗆鼻的炸蒜片味,反而是清淡中有少少甜味很想了解, 如何看不見蒜頭, 但帶出蒜的清甜!啡色的醬將軍湯底:看到<醬>字, 以為一定與黑色的豉油有關
TEST REPORT : 皺紋/細紋不明顯!
為奬勵自己,
一於同朋友去舊舊舊舊公司附近,
刷返餐好的.
就在這街道, 有家餐廳的門口有客等位.
相信有其過人之處.
主打拉麵, 配以不同款式的湯底.
幸好MENU不單只有圖案,
還有文字說明各款湯底及用料.
本身不是專家, 不會分辨,
所以平時光顧拉面店,
通常是參考圖片或向餐職員查詢.
現在一目了然, 好適合我.
和朋友等了十多分鐘,
職員終於安排在角落的小枱.
另加2款小食: 芥末炸雞及和風煎餃子
稍等一會, 職員奉上2碗拉麵了!
但我仍猶豫, 食哪碗拉麵 : 蒜或醬?
還記得無線晚上10點半, 杜如風的攻略節目裡,
提到日本拉面的食法, 先喝一口湯底,
然後食拉麵, 還要食到雪雪聲.
看來湯底好重要喎!
所以按電視所講的方法, 每碗先喝一口湯!
並非某家(拉麵壽司集團)嗆鼻的炸蒜片味,
反而是清淡中有少少甜味
很想了解, 如何看不見蒜頭,
但帶出蒜的清甜!
看到<醬>字, 以為一定與黑色的豉油有關.
不單單是豉油的味道, 還有一種特別的味道.
是麵豉嗎?
MENU寫道: OUR VERY OWN MIXED SOY SAUCE
原來是自家調制的醬!
我喜歡這個醬將軍湯底,
所以選醬將軍拉麵.
朋友就選蒜將軍拉麵.
醬將軍拉麵
足見湯底的濃度.
液體, 半凝固狀態, 及固體的質感,
快快品嚐吧!
誰叫試湯底已經擾攘一段時間啦.
雖不是捲成圓形,
但其豬皮及肥肉相間的花紋,
真係好吸引我!
豬皮含豐富的骨膠原,
可能這就皺紋/細紋不明顯的原因了.
再到2款小食吧!
餐廳已經將雞翼對半分開再炸.
見到淺啡色的外皮, 以為炸得很乾.
原來中間仍很嫩滑呢!
雞肉已醃得很入味, 不用再沾芥末醬呢!
一碟有5件,
呈上時是熱辛辣辣.
中間餡料仍很濕潤.
2碗拉麵的份量真的超多呢!
個人覺得是一般餐廳的2倍.
我和朋友真很飽呢!
閒來找個名目奬勵自己一下,
無可厚非!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