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01-26
29 浏览
在Openrice這個平台, 我是老鬼更是初哥。老鬼是我這個帳戶其實老早就開通, 屈指一算已超過十年。初哥的是其實我只在這兩個月頭才寫得比較密一點。之前有試過, 但因種種原因, 總是拿不起勁, 所以很佩服一向密密寫的朋友。農曆年將至, 回顧一年, 這年頭吃的日本拉麵特別多。不只是因為時興, 拉麵紛紛進駐的關係。而是有時工作到夜, 不想吃飯類, 改而選擇更易入口的湯類麵條。不過這年香港地, 很多人都標榜日式正宗地道拉麵, 那我嘗試將吃過的在農曆年前一口氣的來個比較。第一家不選大眾地區的狂熱麵店, 改為較偏遠地區的小店。這店早前經友人介紹, 告知新開業而到了大圍地區。沙田區, 暢旺地帶有最多選擇, 市中心, 禾輋等地, 而大圍只屬次一級的人流。雖然如此, 但這店卻座落在大圍村村屋之中, 也算是大圍的主人流命脈。初時想, 這樣的一家新開的店會有排隊也應不會太長, 可是到了一看, 嚇人的大長龍無不令人氣餒。站到了龍尾, 店員問人數, 哈, 一個人竟然可補隙先吃。入到店內, 當然店面細小, 但逼逼的擠進了二十人的枱, 而我當然是在死角處面壁吧! 不過可以先吃已比很多人幸福了。這店餐牌主打六款拉麵
在Openrice這個平台, 我是老鬼更是初哥。老鬼是我這個帳戶其實老早就開通, 屈指一算已超過十年。初哥的是其實我只在這兩個月頭才寫得比較密一點。之前有試過, 但因種種原因, 總是拿不起勁, 所以很佩服一向密密寫的朋友。
農曆年將至, 回顧一年, 這年頭吃的日本拉麵特別多。不只是因為時興, 拉麵紛紛進駐的關係。而是有時工作到夜, 不想吃飯類, 改而選擇更易入口的湯類麵條。不過這年香港地, 很多人都標榜日式正宗地道拉麵, 那我嘗試將吃過的在農曆年前一口氣的來個比較。
麵屬於微捲曲的全蛋粗麵.麵身厚而富嚼勁與彈性。麵質特別要求要硬一點, 令彈性更顯註。不熱更不冷的麵條, 能容易入口。當一小口粗麵放入微熱汁醬之中混和後, 再夾上拉入口中, 口中不其然多了一份暖和感。而且醬油濃厚有味, 而與麵條結合起來, 不會太鹹, 而且有一種完整的覆蓋感。鮮味, 嚼勁, 豬骨油脂, 醬油, 蔥共冶一爐, 頃刻心內有一份滿足感。不過唯一沾麵問題在於, 吃久了, 麵身水份流失。而厚身粗麵更會彼此粘緊, 難以夾開, 結果結成了一餅。如真的要有所改善, 我相信這個應該要正視。雖可能這個是傳統做法, 但亦不代表不可想想改進吧, 畢竟現在也世界大同了。麵 -- 7/10
整體來說, 這家麵店已算是不錯, 拉麵與湯選擇多, 表現算是不錯。我亦喜歡他們的機動化規範, 如客人選擇麵質後, 他們煮麵的時間是有劃一的指引, 另外各樣湯料也如票號對照般, 有所制定。用料夠大膽, 用上蟹黃作湯, 索價不菲, 而且蟹黃不能長放, 可知其能賣出的自信。我想下一次我也應來試試這個!!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