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6-06-07
4017 浏览
我喜歡深水埗,覺得他是香港一個具代表性的地方。在深水埗裡可以找到切合香港人的電腦廣場、特色的街道、地道的天光墟、漸漸消失的小店,與及基層市民的實際生活模式。不是高官清場、封路所做的「化妝」 Show,深水埗最能將真實的社會層面反映出來!在深水埗,我會找到茶記、腸粉、魚蛋、夾餅、蔗汁、小炒飯店、火鍋,這些地道口味彷彿就是深水埗茂盛的枝與葉,但若然加插日本海鮮丼於內,會否有點格格不入?以我的看法,不只深水埗的居民,香港人壓根兒愛好選擇,選擇是自行調節的基制,可不斷帶動改善和進步,更何況深水埗現有的茶記、腸粉、魚蛋、夾餅、蔗汁、小炒飯店、火鍋均不是通過欽點而來,這麼多年來都是奉行市場自然的調節和發展,那其他的想法又如何?當天雖趕上中午十二時的營業時間抵達,但也趕不到首輪入座,可想而知大家的想法和接受程度了!幸好還可坐到餐廳內唯一兩個等候的座位,否則非餓死也會遭街外三十多度的高溫曬乾!海鮮丼是「宗像屋」獨孤一味的供應,更命名為宗像丼,備有梅、竹、松和特上四款的選擇。我們眼睛在看餐牌、肚子卻不斷在咕嚕、心裡在催促客人快些離開,其實也夠忙的了!約35分鐘後,一位男食客離開,我們的希望降臨了!坐到吧
我喜歡深水埗,覺得他是香港一個具代表性的地方。
在深水埗裡可以找到切合香港人的電腦廣場、特色的街道、地道的天光墟、漸漸消失的小店,與及基層市民的實際生活模式。不是高官清場、封路所做的「化妝」 Show,深水埗最能將真實的社會層面反映出來!
當天雖趕上中午十二時的營業時間抵達,但也趕不到首輪入座,可想而知大家的想法和接受程度了!幸好還可坐到餐廳內唯一兩個等候的座位,否則非餓死也會遭街外三十多度的高溫曬乾!
海鮮丼是「宗像屋」獨孤一味的供應,更命名為宗像丼,備有梅、竹、松和特上四款的選擇。我們眼睛在看餐牌、肚子卻不斷在咕嚕、心裡在催促客人快些離開,其實也夠忙的了!
第一:將日本芥末與醬油伴勻,然後以海鮮丼方式進食;
第二:以紫菜包裹飯和刺身,以手卷方式進食;
第三:剩下三分一的份量,加入最先送來的刺身和胡麻汁及湯,以茶漬飯方式進食。
首先送來的是胡麻汁刺身,這應是第三步曲茶漬飯所需,那怎可能待到最後呢?第一考慮到的是衛生,第二是肚子已在不停地擊鼓了,所以還是先吃為快!
沾上胡麻汁的油甘魚非常開胃,胡麻汁的酸香過後,刺身的鮮味尤其突出。
在等候的過程中,我們在討論松與特上宗像丼在用料和價格的分別,其實特上含十一款刺身,要比松多了一款海膽刺身,但在價格方面則相差整整一百大元,究竟是否合理?!
刺身堆砌起來,就如一座七彩的雪糕,賣相甚為吸引,一看海膽的份量還算不少,當中某些色澤較淺!
除了海膽,「雪糕」內還有吞拿、吞拿魚蓉、北寄貝、帶子、甜甘蝦、三文魚子、烏賊、油甘魚、鱲魚和蟹肉,換句話就是松所含的十款刺身內容了!
賣相沒特上那般鼎盛,蟹肉明顯放在左前方。即時試了一口蟹肉,味道尚算鮮清甜美。
當第一步曲進行的初期,已發現紫菜開始變潮。
試了一匙特上的海膽,新鮮度還可以,可是海膽的海水味和甜度並不濃厚,在餘韻的階段方感認得到一點點。
除了喝茶,間中也會用薑來清洗口腔複雜的味道!
其實愈講求鮮味和鮮度的食物,就愈是坦蕩蕩和毫無遮掩地展現在客人的舌尖上,孰好孰壞心裡自知,不排除各人存在毫厘與千里的準則。不過就個人來說,以質量和價格作對比,宗像丼仍有進步的空間,加油吧!
P.S. 「宗像屋」不設訂位,人齊方能入座。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