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4-04-07
3840 浏览
自從上一次因Restaurant Week拜會過La Vache!後(詳情見於3月19日刊登的食評),小女子對這間餐廳念念不忘。所以事隔不夠一個月便拉了個朋友再次光顧,今次就享用了他們的晚餐。由於明白他們5、6位以下客人不設預訂,所以一早通知朋友,大家一放工便衝去該餐廳。還好時間尚早,不到下午6:15我們便到達,所以不用等位。但hostess鄭重地告訴我們只能坐到7:30(得個半鐘頭不夠的時間!),還有要不坐吧枱,要不跟其他客人share枱。其實我們都明白,星期五夜晚是餐廳賺錢的黃金時間,要大家迫點、趕快點是(餐廳)理所當然的,所以我們都點頭同意,請hostess帶位。今次真的兩旁的枱都已坐滿客人,迫得無奈,較闊的通道僅能讓一個不能太肥的女士擠進梳化位,而且能清楚地聽到兩旁客人的講話。奇就奇在,上次我坐得很舒服,長梳化最盡頭的2人枱還有其旁邊的2人枱,由頭到尾(到我走之時)都沒有人坐,那為甚麼一開始就將我們擠在一起呢?坐下還未回過神來,已有侍應拿著紅色箱頭筆在我的餐紙上寫了「7:30」,就算你認真地限時限刻都不用這樣做吧?!那一刻的確覺得有點不是味兒。由於友人不清楚這間餐廳只得一個me
由於明白他們5、6位以下客人不設預訂,所以一早通知朋友,大家一放工便衝去該餐廳。還好時間尚早,不到下午6:15我們便到達,所以不用等位。但hostess鄭重地告訴我們只能坐到7:30(得個半鐘頭不夠的時間!),還有要不坐吧枱,要不跟其他客人share枱。其實我們都明白,星期五夜晚是餐廳賺錢的黃金時間,要大家迫點、趕快點是(餐廳)理所當然的,所以我們都點頭同意,請hostess帶位。
今次真的兩旁的枱都已坐滿客人,迫得無奈,較闊的通道僅能讓一個不能太肥的女士擠進梳化位,而且能清楚地聽到兩旁客人的講話。奇就奇在,上次我坐得很舒服,長梳化最盡頭的2人枱還有其旁邊的2人枱,由頭到尾(到我走之時)都沒有人坐,那為甚麼一開始就將我們擠在一起呢?
坐下還未回過神來,已有侍應拿著紅色箱頭筆在我的餐紙上寫了「7:30」,就算你認真地限時限刻都不用這樣做吧?!那一刻的確覺得有點不是味兒。
由於友人不清楚這間餐廳只得一個menu的模式,所以我還花了點時間向友人解釋,然後跟侍應說牛扒要幾成熟,不用多久侍應便奉上法包,法包倒能保持溫暖,沙律比我上一次食時少了點醬,所以不致太酸。不過牛扒到來時真的開始令我失望。
話說小女子要medium rare,友人要medium,侍應奉上那個金屬碟時有個木夾識別哪一塊才是medium,所以我肯定侍應沒有弄錯,怎知翻開牛扒卻發現友人的比我的還要鮮紅!唉…見它不是太over cooked,所以沒有找侍應麻煩了。
然後,我記得上一次食那塊牛扒其中一件最開心的事就是有個熱架暖著,所以食到最後牛扒還是熱的。今次個熱架卻好像癈了一般,當小女子食完碟上的頭3件牛扒之後,金屬碟上的已變得又凍又乾,頓時灰了。
食完牛扒和薯條是差不多晚上7:15,不知道他們是否預知我們要甜品,所以從來沒有向我們提議添薯條,雖然薯條的質素只比M記好少少(更灰!),水和茄汁也是我揚手才懂得供應。(要留意當時餐廳仍未完全坐滿)。
至於甜品,完全是小女子個人誤會,本人以為晚餐的甜品也是包括在menu內,所以幾經辛苦,勉強選了看上去2-3個小時待在甜品車上最不難食(而我找不到哪一件是「看起來很好吃的甜品」)的Hazelnut pie。果然一如所料那個酥皮早已軟掉(唉),甜的榛子忌廉包著caramelized的原粒榛子,平心而論若果那個酥皮是鮮製+有充裕的時間品嚐而不被趕埋單的話應該是好食的。反而友人揀的芝士蛋糕不錯,芝士味濃但質感不至於實督督。可是要額外每件整整一百元食這樣質素的甜品,還是覺得不值。
終於趕上了7:30走人,我在單上寫了「我以後不會再來了,我覺得很難過」的英文字句並請他們保留該單,不知他們有沒有看到。小女子不是只想宣洩情緒,而是想向他們表達這一次用餐經歷使人非常不安。究竟他們是甚麼定位?若只是茶餐廳質素,他們當然可以流水作業。不過在Soho的西餐廳倒是第一次被人當面寫上交枱時間,還付上以上的所謂服務+食物質素,同樣價錢Soho區大量選擇,有可訂位或不可訂位的,我再找不到甚麼理由要再次光顧。
此一時彼一時,我學懂的是要珍惜每一次用餐的體驗,因為很有機會轉個頭對方已變得面目全非。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