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06-19
68 浏览
白木屋是「檸茶」到訪日本旅遊時也會去的食店, 可惜無論這個品牌還是姊妹店笑笑於香港也做得不太好。最近發現有這家全新形象的白木屋, 以「豆富健康美食」為主打, 位於諾士佛臺, 地點甚方便, 於是便走來試試。全新格調的裝修, 令人耳目一新, 是個加分位。可是, 甫坐下便被店員的散漫態度破壞了第一印象, 她們只顧著在收銀處圍在一起談天, 其中一位朋友來到, 店員帶了位後, 又繼續走回去談天, 連基本的熱茶也沒有奉上, 要顧客自己主動要求才有; 到另外兩位朋友來到, 情況也是一樣。每檯也有自動點菜和服務呼叫系統, 原本是非常親民; 可是, 無論選用那個功能, 也是沒有用的: 選擇「服務員」, 沒有人理; 點菜呢? 換來 System Error; 跟店員查詢, 連她們也不知道系統壞了, 當然也沒有主動過來看看我們有甚麼需要, 應該是給呼叫系統寵壞了吧? 餐牌設計精美, 每款食物的賣相也非常吸引, 看起來份量也相當大。事實呢? 跟這個標準茶杯來比較, 便知道這碟 牛油果涼伴三文魚 ($58+10%=$64) 有多「大」, 三文魚只有兩三片, 每片也小得可憐; 當店員拿到來時, 席間朋友也以為是一
可是, 甫坐下便被店員的散漫態度破壞了第一印象, 她們只顧著在收銀處圍在一起談天, 其中一位朋友來到, 店員帶了位後, 又繼續走回去談天, 連基本的熱茶也沒有奉上, 要顧客自己主動要求才有; 到另外兩位朋友來到, 情況也是一樣。
岩手南部雞, 味道沒有甚麼特別, 實際味道只是普通雞肉, 灑上少許鹽稍作調味, 整體味道偏淡, 餐牌上所說的「多汁」和「口感」完全感受不到。
極度放大的餐牌, 期望與現實成反比, 加上極低的性價比, 還有不濟的服務, 實在沒有再來的理由。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