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9-05-06
18 浏览
我除了嗜牛外,亦嗜叉燒,可能每日食叉燒飯也不會厭。以前也曾吃過再興叉燒,祇是當時還未開始寫食評,沒有太留意細節。自從去年九月開始寫食評後,便決心要和叉燒有個約會。這天下午三時要到灣仔看展覽,中午刻意不吃午餐,祇是想留肚來吃碟叉燒飯,雖是已過了午市,再興仍是擠滿了人,一張細小圓檯坐四、五人,我見一有人離座便立即趨步上前,未坐下已叫了碟叉燒飯。服務員效率奇高,不消一分鐘,叉燒飯已送到面前,一列叉燒整齊排列著,但樣子太瘦,祇怪自己太匆忙,忘記叫半肥瘦,下面的白飯沒有下半滴汁,看落很乾,吃了兩口,才留意同檯另一位客人傍邊放有一個水壼,載有豉油燒汁,起初還以為是他帶來的茶水,再看其他檯也有一個,便敢取來淋上叉燒,叉燒雖不是半肥瘦般充滿油香,但燒烤的肉味,外層的蜜味,平衡造得很好,若太甜反而會影響肉味,肉質腍軟,配合特製的豉油汁,味道像是瑞士汁,更添味美,相信這種汁配其他燒味亦同樣適合,轉瞬間,一碟叉燒飯便已清碟。最值得欣賞的是這店的服務精神,當然很可能他們是店主,份外做得落力,效率高之外,亦見十分進取,向每位進來的人客都介紹三寶飯,「試唔試下三寶飯?有叉燒、雞、鴨,好正!」,又會問你要唔要例湯,
我除了嗜牛外,亦嗜叉燒,可能每日食叉燒飯也不會厭。以前也曾吃過再興叉燒,祇是當時還未開始寫食評,沒有太留意細節。自從去年九月開始寫食評後,便決心要和叉燒有個約會。
這天下午三時要到灣仔看展覽,中午刻意不吃午餐,祇是想留肚來吃碟叉燒飯,雖是已過了午市,再興仍是擠滿了人,一張細小圓檯坐四、五人,我見一有人離座便立即趨步上前,未坐下已叫了碟叉燒飯。
服務員效率奇高,不消一分鐘,叉燒飯已送到面前,一列叉燒整齊排列著,但樣子太瘦,祇怪自己太匆忙,忘記叫半肥瘦,下面的白飯沒有下半滴汁,看落很乾,吃了兩口,才留意同檯另一位客人傍邊放有一個水壼,載有豉油燒汁,起初還以為是他帶來的茶水,再看其他檯也有一個,便敢取來淋上叉燒,叉燒雖不是半肥瘦般充滿油香,但燒烤的肉味,外層的蜜味,平衡造得很好,若太甜反而會影響肉味,肉質腍軟,配合特製的豉油汁,味道像是瑞士汁,更添味美,相信這種汁配其他燒味亦同樣適合,轉瞬間,一碟叉燒飯便已清碟。
最值得欣賞的是這店的服務精神,當然很可能他們是店主,份外做得落力,效率高之外,亦見十分進取,向每位進來的人客都介紹三寶飯,「試唔試下三寶飯?有叉燒、雞、鴨,好正!」,又會問你要唔要例湯,買外賣飯盒的客,則會介紹他們買不買十蚊瑞士雞翼試下,豬軟骨亦不錯等,若我上司見到他們的進取精神,肯定會叫晒全公司的人來學習。
再興叉燒是否灣仔最好,則未敢下定論,以前也曾在六國酒店的粵軒嚐過很有水準的叉燒,當然大家的收費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一定和叉燒再有約會。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