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4
84
89
等级4
2020-08-19 1622 浏览
很有中學回憶的一家上海食肆, 她也是是我最早接觸到上海菜的食肆之一. 比我還要老的年齡, 裝橫這些年來依然保持不變, 儘管觀塘市中心已變天, 高樓大廈林立, 但在瑞和街附近的街景, 卻是保持著二十年前的模樣. 這家説是川菜館, 但其實以上海菜為主調, 而且又是家庭式經營, 所以人手不多, 地方也不大, 加上武漢肺炎的關係, 外賣需求大增, 所以人力上有點捉襟見肘. 像我吃午市的時候, 樓面, 收銀, 煮菜和處理外賣也只有兩個人. 話雖如此, 點了炒鱔糊這經典滬菜菜式, 處理上已經盡他們所能, 小黃鱔起肉完整, 內裏沒有碎骨, 銀芽也炒得爽透, 醬汁夠濃, 色夠深. 當然不是用上江南的, 肉質只有爽也不夠細膩, 鮮度不也夠. 另外沒有上碟前的潑油, 欠了滋滋的聲嚮, 少了傳統”響油鱔糊”的結尾, 但作為找尋回憶的一餐, 味道和環境依然不變, 這就已經足夠.
更多
很有中學回憶的一家上海食肆, 她也是是我最早接觸到上海菜的食肆之一. 比我還要老的年齡, 裝橫這些年來依然保持不變, 儘管觀塘市中心已變天, 高樓大廈林立, 但在瑞和街附近的街景, 卻是保持著二十年前的模樣. 這家説是川菜館, 但其實以上海菜為主調, 而且又是家庭式經營, 所以人手不多, 地方也不大, 加上武漢肺炎的關係, 外賣需求大增, 所以人力上有點捉襟見肘. 像我吃午市的時候, 樓面, 收銀, 煮菜和處理外賣也只有兩個人. 話雖如此, 點了炒鱔糊這經典滬菜菜式, 處理上已經盡他們所能, 小黃鱔起肉完整, 內裏沒有碎骨, 銀芽也炒得爽透, 醬汁夠濃, 色夠深. 當然不是用上江南的, 肉質只有爽也不夠細膩, 鮮度不也夠. 另外沒有上碟前的潑油, 欠了滋滋的聲嚮, 少了傳統”響油鱔糊”的結尾, 但作為找尋回憶的一餐, 味道和環境依然不變, 這就已經足夠.
4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3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4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2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用餐途径
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