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9-01-30
26 浏览
印象中未曾偕同太座吃串燒,因為一向覺得喝啤酒吃串燒是男人專有的聯誼活動,跟女孩子(當然包括太座la)去總是有點不太合適的。不過太座不嬲很喜歡吃日本料理,魚生、壽司、拉麵、日式燒餅等皆帶她去吃過。串燒可說是日本料理的一個重要元素,不帶她去試試,總覺像欠了一些東西似的預先打個電話訂座,週末十二時半左右來到,店是空無一人的。始終還未到下班時間,人少也是很正常的....吃串燒的個人愛好是一定要坐bar檯,原因當然是要邊吃邊看着師傅們的手藝。這裏的師傅看上去都像很年青,但處理食材時是挺專注的,下鹽的功夫也是有板有眼。對這兒的食物水準也就添了些信心....要了兩個套餐,太座的那個是以雞作主打。始終吃日式串燒欠了雞,就好像白來了吧。款式是挺大路的雞皮、免治雞肉棒、大葱雞及明太子雞翼。雞皮燒得不太夠燶及脆口,有點失望,及不上尖咀老店五味鳥的水平;雞肉棒內的軟骨下得重手,肉味夾雜着脆脆的口感,是意料之內的好吃;大葱雞的雞肉挺多汁也很嫩滑,葱燒得帶點焦,很香;雞翼也是皮脆肉嫩,油香十足。就算是沒有釀入明太子,也一樣的美味選擇來這兒,某程度上是為了她的招牌荔枝豬肉卷的。今日得試,果然是很不錯。荔枝肉的清甜消
預先打個電話訂座,週末十二時半左右來到,店是空無一人的。始終還未到下班時間,人少也是很正常的....
吃串燒的個人愛好是一定要坐bar檯,原因當然是要邊吃邊看着師傅們的手藝。這裏的師傅看上去都像很年青,但處理食材時是挺專注的,下鹽的功夫也是有板有眼。對這兒的食物水準也就添了些信心....
要了兩個套餐,太座的那個是以雞作主打。始終吃日式串燒欠了雞,就好像白來了吧。款式是挺大路的雞皮、免治雞肉棒、大葱雞及明太子雞翼。雞皮燒得不太夠燶及脆口,有點失望,及不上尖咀老店五味鳥的水平;雞肉棒內的軟骨下得重手,肉味夾雜着脆脆的口感,是意料之內的好吃;大葱雞的雞肉挺多汁也很嫩滑,葱燒得帶點焦,很香;雞翼也是皮脆肉嫩,油香十足。就算是沒有釀入明太子,也一樣的美味
選擇來這兒,某程度上是為了她的招牌荔枝豬肉卷的。今日得試,果然是很不錯。荔枝肉的清甜消去了肉的油膩,有肉香得來帶點清新,很特別。肉雖然不是甚麼名牌黑豚,但質地是頗彈口且有點肉汁。果然不愧是招牌菜
牛舌挺厚身,師傅下黑椒的份量不過火,吊出牛味來,不錯不錯;白鱔及大蝦的肉很新鮮,盬的量也剛好。特別是鱔皮燒得脆脆焦焦的,咬進口"咔嚓"一聲,很痛快
吃了那麼多肉,來點蔬菜調劑一下也好。吃了冬菇、茄子、白菌及翠玉瓜,不很特別,算叫做有點菜來消消滯而已.....
侍應服務也挺貼心,看見茶杯空了便馬上添,已是很不錯了....
很有水準的串燒店。看見晚上這兒還有好些串燒是半價的,很抵吃。看至此,太座又再蠢蠢欲動了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