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04-01
115 浏览
1月份在下吃過AGURA東京拉麵,試過一開門就沒有沾麵的悲哀,之後暫時放下此店去試其他拉麵,早幾天在Facebook看到有朋友根據在下博客的食評去找拉麵吃,去到AGURA東京吃了沾麵拍照更新及Tag在下,之後另一位朋友近期又試了,讓在下感到這店終於有「穩定」的沾麵供應。一早已收集情報,知道沾麵大約在夜晚9時賣完,在下8時半去到果然仍有售,更意外的是店內只得一位客人,和日間大排展龍的景況相差甚遠。生意空閒的程度是長谷川忍師傅站在門外和朋友聊天,以在下理解日本的料理達人應該是永遠緊守崗位不會離開,也許和他的藝術家性格有關吧。打開菜單,有拉麵有沾麵,限定20碗的油麵早已賣光,在下遲去沒有是理所當然不會抱怨,只是中文寫成「油沾麵」似乎有點奇怪。原名是「油そば」,吃的時候沒有「沾」的動作,在拉麵糸譜中和「沾麵」是兩回事,這樣寫會讓人混淆誤解的說。此外早前有賣的蕃茄麵已從菜單消失,原因是長谷川師傅認為近期的蕃茄水準未達標全部退貨,繼續他的完美主義。整張紙抽起的做法比起放在菜單但永遠不供應好得多了,似乎店方有吸收之前「菜單六項缺四項」的教訓。和朋友各自點了菜,就在等吃。看到吧位牆上有某雜誌的標貼及Q
打開菜單,有拉麵有沾麵,限定20碗的油麵早已賣光,在下遲去沒有是理所當然不會抱怨,只是中文寫成「油沾麵」似乎有點奇怪。原名是「油そば」,吃的時候沒有「沾」的動作,在拉麵糸譜中和「沾麵」是兩回事,這樣寫會讓人混淆誤解的說。
此外早前有賣的蕃茄麵已從菜單消失,原因是長谷川師傅認為近期的蕃茄水準未達標全部退貨,繼續他的完美主義。整張紙抽起的做法比起放在菜單但永遠不供應好得多了,似乎店方有吸收之前「菜單六項缺四項」的教訓。
和朋友各自點了菜,就在等吃。看到吧位牆上有某雜誌的標貼及QR碼,看來師傅有藝術家性格得來又不抗拒媒介的宣傳。事實上在下一位記者朋友說最初訪問長谷川師傅他十分酷不想回應,但熟絡後就變得主動多言,他骨子裡的真性情也許不錯。
此外湯內有叉燒粒,這是在下最喜歡的「叉燒兩吃」模式。叉燒鋪在麵條上會變涼,浸在湯汁中又吃不出叉燒的原味,所以湯和麵各有不同的叉燒,同時滿足兩方面的需要,會令人十分滿足。
喝的期間長谷川師傅還主動問在下「おいしい?」,果然如記者朋友所說,如表現出對他的麵欣賞,他是會變得很客氣隨和的。
AGURA的「日本沾麵(大)」,賣$98,沒有半熟蛋要另外加,盛惠$10,而且這裡的沾麵份量只有140g,相信是全港最少,要加一個麵才能追得上「周月」「俺之沾麵」不用加錢的大盛版,滿足吃慣日本沾麵300g份量的在下。
今天日元兌換港元匯率是0.082,HK$135 = 1650 Yen,在下於日本吃過有名的拉麵/沾麵,最貴都不需1100 Yen,1650 Yen 的麵真的是天價。
※ 湯汁出色,加SOUP割り後更出色
※ 叉燒兩食不錯,火灸叉燒多點油更好
※ 半熟蛋有水準入味度可提升
※ 麵最好粗身,嚼勁有待加強
※ 配料及麵份量不足,還要收加一是最大敗筆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