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4-07-23
11275 浏览
兄弟,因為權勢或利益,反目成仇;甚至,互相殘殺。古今例子俯拾皆是,確教人感慨萬千。甘家,靠祖輩默默耕耘,開創了鏞記燒鵝王國的不朽傳奇。可恨,仍逃不出對薄公堂,繼而分裂的魔咒。二少嬴了,鏞記輸了。幸而,大少後人並沒有一蹶不振。退一步,更為海闊天空。開創,屬於自己的時代。誠然,要得,必先捨。捨棄背負歷史包袱的舊店,換得脫胎換骨的甘牌燒鵝和甘飯館。值與不值,留待食客去評價,留待時間去見證。成與敗,也不太重要了。起碼,對得起祖父輩,嬴得了掌聲。 是日,火燙太陽在頭頂上高高掛,白雲和清風也不知道躲在哪兒偷懶了。聽說,一股熱帶風暴正吹襲台灣,香港也不能獨善其身,受拖累,故天氣極為酷熱。甘記大少後人的一個決定,也讓嘴饞之士有福了。畢竟,鏞記酒家的消費並非人人負擔得起的。走中低檔路線、主打燒味碟頭飯的甘牌燒鵝,則無疑更為親民了。一步一艱辛地步行去軒尼詩道的甘牌鵝,為的,不過是一嚐傳聞中的燒鵝吧了﹗甘牌燒鵝舖位遠較想像中為細小,大門口左手邊乃一正方形的用餐區,密密麻麻地放滿了可供三十六人使用的枱凳,頗為擠迫;大口門右手邊則是一個長方形、以玻璃窗隔開的開放式廚房,擺滿或放滿了各式的燒味或滷味。排隊等候期
甘牌燒鵝舖位遠較想像中為細小,大門口左手邊乃一正方形的用餐區,密密麻麻地放滿了可供三十六人使用的枱凳,頗為擠迫;大口門右手邊則是一個長方形、以玻璃窗隔開的開放式廚房,擺滿或放滿了各式的燒味或滷味。排隊等候期間,望著掛在眼前、見到卻觸不得的燒鵝、乳豬、叉燒、油雞等燒味,不禁教人垂涎三尺。靚仔師傅打算切燒鵝,見小妹舉機拍照,竟望著鏡頭、並把燒鵝舉起,主動地配合小妹,超級可愛和抵讚﹗
憑著燒鵝髀的水準,甘牌燒鵝除了欠缺炭火味外,其餘均是貫徹了鏞記「外皮並不香脆,肉味卻更為濃郁」的燒鵝風格。據聞,他們的燒鵝會選用體型較細且脂肪較少的黑鬃鵝來炮製燒鵝,以達致肉質嫩滑又有鵝香的最佳效果。然而,小妹方才那一碟碟頭飯中的燒鵝,水準確是無與倫比的差,韌且肥且燶,估計是頭頭尾尾等不值錢部位。 換言之,想一嚐燒鵝的真味,要不揀燒鵝髀,要不就揀半隻或全隻燒鵝了。否則,哈哈哈………
雖則小妹對碟頭飯的燒鵝略有不滿,叉燒也稍嫌偏瘦削了,環境服務又不見得出色。不過,因著對燒鵝髀和乳豬的回味和鍾愛,對斬燒鵝師傅的欣賞,故決定給「笑評」。誠然,環境乃客觀因素,未必可以改變。然而,可否請樓面侍應多一點的笑容,又一份的殷勤有禮呢?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