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
66
27
等级4
2007-11-17 24 浏览
首次來是幾年前姑姐(現在的姑媽)介紹的,幾年的光景,街舖多了不少新面孔,這裡卻一切依舊。看著靚姐使勁地用木樽壓在石磨盆上壓香料,二話不說來個醃生腸,想喝些流質食物,又順手叫了碗鴨肉湯河。不要命地吃了些大辣、大酸的辛香醃生腸,加了不少蒜粒,生腸爽而富嚼口,處理得宜沒半點羶臆味,加上地道的辛香料,嗜辣者一定吃個不亦樂乎,很地道的小品,用了半卷紙巾終於清掉了半碟。鴨肉湯河用了淺底的橢圓碟盛著,有什麼料一眼睇晒,清湯底加上了不少冬菜、芽菜及通菜,微鮮之餘亦帶著熟識的菜甜味;泰式的滷水鴨,不修篇幅的烹調,切功也是是但得緊,有大件、有細件、甩皮甩骨的散滿碟,肉味不見突出卻滲著恰到好處的香料味,伴著粗糙的河粉,小品之作,只收廿個大洋一碗,吃得半飽已很滿意。吃著自認為是地道的泰國菜,身邊的靚姐們卻圍在一起吃「福飯」,用手拿起糯米飯,滔著兩味黃咖喱茄子及大酸、大辣的茄子伴飯,拿起生菜兩指瀝乾水,加些生豆角及泰國細茄子,這就是她們的家常菜,看畢,對「地道」一詞也起了一些疑問。
更多
首次來是幾年前姑姐(現在的姑媽)介紹的,幾年的光景,街舖多了不少新面孔,這裡卻一切依舊。

看著靚姐使勁地用木樽壓在石磨盆上壓香料,二話不說來個醃生腸,想喝些流質食物,又順手叫了碗鴨肉湯河。

不要命地吃了些大辣、大酸的辛香醃生腸,加了不少蒜粒,生腸爽而富嚼口,處理得宜沒半點羶臆味,加上地道的辛香料,嗜辣者一定吃個不亦樂乎,很地道的小品,用了半卷紙巾終於清掉了半碟。

鴨肉湯河用了淺底的橢圓碟盛著,有什麼料一眼睇晒,清湯底加上了不少冬菜、芽菜及通菜,微鮮之餘亦帶著熟識的菜甜味;泰式的滷水鴨,不修篇幅的烹調,切功也是是但得緊,有大件、有細件、甩皮甩骨的散滿碟,肉味不見突出卻滲著恰到好處的香料味,伴著粗糙的河粉,小品之作,只收廿個大洋一碗,吃得半飽已很滿意。

吃著自認為是地道的泰國菜,身邊的靚姐們卻圍在一起吃「福飯」,用手拿起糯米飯,滔著兩味黃咖喱茄子及大酸、大辣的茄子伴飯,拿起生菜兩指瀝乾水,加些生豆角及泰國細茄子,這就是她們的家常菜,看畢,對「地道」一詞也起了一些疑問。
1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1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22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人均消费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