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03-30
312 浏览
去年底, 團年飯頻密, 一眾大哥們興緻大作攪個聚會, 變相團年一下。這餐廳是他們經常"打躉"的地方, 經濟實惠不在話下, 而且亦吃得出特色味道來。先來一個燒味拼盆作開場, 叉燒雖是半肥瘦, 而是偏瘦的, 但是肉質有彈性而不"鞋"。不過香味始終不及肥叉好, 這是大哥們的選擇, 因太肥的叉燒不太有益, 都是少吃為妙。白切雞, 爽滑而清淡, 入口, 雞皮油脂香味, 滑溜但爽口可口, 雞肉有彈性但偏淋一點。而油雞味道則較惹味, 豉油香味不搶眼但足夠, 雞肉與雞皮依然爽口而滑。個人來說, 我較喜愛油雞。杏汁燉白肺, 近年越來越多人做這個湯, 可能湯底惹味而又容易操作, 而且用料成本較經濟。不過要做得好這個湯也不容易, 杏仁打沙之後, 磨得不夠滑, 湯身口感就會變粉, 甚礙事。這湯杏汁味道無用置疑, 杏汁中帶奶般質感及少少鹹味, 調味不錯。白肺爽口有彈力, 注入杏仁後結合得好, 不過最大的問題是依家有粉的感覺。香煎魚餅, 我自小就很少吃魚, 不過魚餅卻是吃得最多的。我喜愛它香口, 有彈性, 沾上喼汁, 很美味。不過在街上吃的魚餅未必好吃, 因為屋企魚肉用得足料, 打膠打得夠心機, 用粉亦用得少,
去年底, 團年飯頻密, 一眾大哥們興緻大作攪個聚會, 變相團年一下。這餐廳是他們經常"打躉"的地方, 經濟實惠不在話下, 而且亦吃得出特色味道來。
整體來說, 這個餐廳給我的美好感覺是來自傳統的菜式東西, 功架根底十足, 底蘊也夠, 只是有時做出來太過隨心, 心準未必次次穩定。但是如是一些新潮一點的菜式, 感覺就有點不倫,不類的怪想法。還是一個茶盅, 泡泡熱茶, 再來兩件小吃, 點心, 來得實際一點。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