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20-09-14
13768 浏览
友人提及到這間普慶餐廳,我也聯想起普慶戲院🎬,但其實很小的時候普慶戲院已經結業。真奇怪,在網上一直搜尋相片,都找不到以往普慶戲院的內裏裝修的照片🎥,因為來到普慶餐廳,發現除了中間嘅着巨大的吊燈之外,還有兩旁竟然有兩大條與小型階磚砌成的棟樑,📽會不會大早是以往普慶餐廳原有的棟樑呢?由於餐廳內裏夠廣闊,因此,即使在疫情下,仍然可以來自助餐,桌與桌之間的距離夠闊,而且食客外出拿食物的時候亦都要戴上口罩😷防護意識都算不俗。員工服裝亦都是現代以及懷舊的混合體,比較高級帶位結帳的,穿着西裝外套,👨🏼⚖️得體得來又不會太過正式;其他收碟的,有些就穿着鮮艷顏色的短袖汗衣,上面印有懷舊圖案,懷舊得來又帶點老香港色彩。由於早了一點去到,在等候的時間亦都先外出看一看,發現這兒的自助餐,分區域都分得非常仔細,各據一方,燒烤區、壽司刺身、海鮮、飲品、熱莗燒味。生蠔外型細細隻,寫着是紐西蘭的生蠔,不太大、都夠肥美,質感都算實淨而且有點鮮味。麵包蟹比較細件,而且有不少蟹殼,後來店員給了一個蟹蓋,那就比較好,因為可以吃到蟹膏,蟹膏其實都不算味道濃郁,普普通通。小龍蝦更加細小,拆開之後應該都沒有什麼用,因此都沒有試;凍
友人提及到這間普慶餐廳,我也聯想起普慶戲院🎬,但其實很小的時候普慶戲院已經結業。
真奇怪,在網上一直搜尋相片,都找不到以往普慶戲院的內裏裝修的照片🎥,因為來到普慶餐廳,發現除了中間嘅着巨大的吊燈之外,還有兩旁竟然有兩大條與小型階磚砌成的棟樑,📽會不會大早是以往普慶餐廳原有的棟樑呢?
由於餐廳內裏夠廣闊,因此,即使在疫情下,仍然可以來自助餐,桌與桌之間的距離夠闊,而且食客外出拿食物的時候亦都要戴上口罩😷防護意識都算不俗。
員工服裝亦都是現代以及懷舊的混合體,比較高級帶位結帳的,穿着西裝外套,👨🏼⚖️得體得來又不會太過正式;其他收碟的,有些就穿着鮮艷顏色的短袖汗衣,上面印有懷舊圖案,懷舊得來又帶點老香港色彩。
由於早了一點去到,在等候的時間亦都先外出看一看,發現這兒的自助餐,分區域都分得非常仔細,各據一方,燒烤區、壽司刺身、海鮮、飲品、熱莗燒味。
這個日式食品櫃,看上去好像五光十色,有各色食品,但只是輕輕拿了一個烏冬來試一試,烏冬又林又林,好不彈牙,沒有味道;若非拿了一碟仔芝麻醬來調味,肯定沒有味道。
沒見到其他食評的片皮鴨,真是可惜;所以在燒味區,試了一試蜜汁叉燒,旁邊的叉燒頭位置比較好,不算太乾,但又有點焦脆,味道夠香,不會過甜。蝦醬豬頸肉豆卜普普通通,豬頸肉比較乾,不算肥瘦均勻,和家中煮的味道不差太遠。
燒牛肉那個位置,我沒有試牛肉,反而是了燒豬腩,因為燒牛扒平時都可以經常吃到,反而燒豬腩比較少見,看上來好像手榴彈一般,一顆一顆,五層的脆皮燒腩,頂上的燒豬皮又厚又脆,咬下極其香脆,牙齒弱一點一點都可能咬不開,但脆皮加肥瘦有至的腩肉,肉香四射,吃太多又會太膩的,小心。
另外有個阿姐在煮麵,可以使用蝦湯、喇沙湯、或是雞湯,通常去這種酒店自助餐,都會試一試喇沙湯底。只看喇沙湯底的色水,以及它動也不動的放在熱爐上邊🍜不覺得有這麼多香料,而且味道濃郁,除了辣之外還有其他香料的味道,使到麵條配上去其實味道相當不錯。
燒物及天婦羅,有蝦、翠玉瓜、雞髀菇等等,蝦天婦羅都不算太厚粉;燒蕃薯夠甜
其他甜品,除了可樂糖、熊仔糖之外,都沒有什麼比較特別吸引的,另外就拿了一杯綠茶果凍,味道都算濃香,有茶味,果凍都不會太甜,味道尚可。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