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8-04-15
583 浏览
食完B仔涼粉飽飽地(見另文),又遇著阿囡瞓咗,兩公婆又可以食辣了!附近真係好多好野食,雖然店面小,裝修環境不錯,又食辣又份量不多,麻辣米線好選擇。店內只有4張枱,幸好早到6pm有位坐, 見到其他食客的湯麪碗好巨型,似乎碗碗都咁大,實好飽。個碗都好有特色,非常中國風。四川野,口水雞,水煮魚,水煮牛, 仲有老公叫我食肥腸麵,成碗都係冇其他唔夠開心,都係口水雞,酸菜魚都基本。麵條有很多種類,點了火煱粉(很粗的紅薯粉),土豆粉(似幼直的紅薯粉),都和中式湯麵很搭配。最喜歡紅薯粉那種煙韌感,粗粉應更有咬口,土豆粉就滑些易咬開。本來對口水雞都有點猶豫,因為最近買了口水雞的麻辣醬,覺得在家都做到的,出街食應選特色食物,但這道口水雞好味,有大量炒香花生,而蒜蓉花生醬好靚,令人食指大動,而且有麻辣味,食完會有少少麻痺咀,就是花椒得有的味道,有花生的口水雞醬,味道更豐富,在家唔會咁有心機炸花生。另一碗酸菜魚湯麵,很大片的滑魚,有少少骨,是大骨,小心些不會吞下,也有很多酸菜,和土豆粉很夾,因為太大碗,食時都會慢慢欣賞到碗邊的中國面譜,面對大大的木枱,大大的中國風麵,感覺就在北京麵店吃麵不過當然背後是無線新聞
店內只有4張枱,幸好早到6pm有位坐, 見到其他食客的湯麪碗好巨型,似乎碗碗都咁大,實好飽。個碗都好有特色,非常中國風。
四川野,口水雞,水煮魚,水煮牛, 仲有老公叫我食肥腸麵,成碗都係冇其他唔夠開心,都係口水雞,酸菜魚都基本。麵條有很多種類,點了火煱粉(很粗的紅薯粉),土豆粉(似幼直的紅薯粉),都和中式湯麵很搭配。最喜歡紅薯粉那種煙韌感,粗粉應更有咬口,土豆粉就滑些易咬開。
本來對口水雞都有點猶豫,因為最近買了口水雞的麻辣醬,覺得在家都做到的,出街食應選特色食物,但這道口水雞好味,有大量炒香花生,而蒜蓉花生醬好靚,令人食指大動,而且有麻辣味,食完會有少少麻痺咀,就是花椒得有的味道,有花生的口水雞醬,味道更豐富,在家唔會咁有心機炸花生。
另一碗酸菜魚湯麵,很大片的滑魚,有少少骨,是大骨,小心些不會吞下,也有很多酸菜,和土豆粉很夾,因為太大碗,食時都會慢慢欣賞到碗邊的中國面譜,面對大大的木枱,大大的中國風麵,感覺就在北京麵店吃麵不過當然背後是無線新聞,令人清醒仍在香港。
搭台的食涼拌青瓜,是辣油涼拌,不是醋青瓜,見到辣油和蒜蓉醬,又令人開胃了,可惜食唔到咁多。在想咁大碗湯麵,碗又咁特色,會唔會好似日本湯麵咁食到底有玄機呢?但咁多湯唔會飲得哂,怕鈉過量,諗咗計,果然碗底真係有圖案!
最後來包$3的菊花茶,又是很完滿的一餐。
題外話:附近新建的各種設施及道路都很寬闊,散步很悠閒,完全跟元朗大街那個擠塞兩個樣,完全不似元朗。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