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0-01-15
18 浏览
與女友來了尖沙咀,又是下午中段的時間,即又是喝咖啡的時間了,今回一於試這所開業了不久的咖啡店,既是猛龍過江,都着實對它有一定的期望。此店子位於K-11的門口,所以都吸引了很多的人來坐坐,喝一杯咖啡吃件餅,此處的餅我興趣就不大了,尤其剛剛才吃過Tony Wong的餅,所以來只是為了咖啡,好不容易找了個位置坐好,就去買喝的了,也是一貫的喝法,一杯Espresso及一杯奶系的咖啡。在等喝的時候,也看看咖啡師的沖煮過程,本人坐的位置正好對着咖啡師的工作間,完全看見她們如何打奶泡及弄Espresso,此店用的是一台有三個機頭的全自動咖啡店,咖啡師不斷的重覆在去咖啡渣,添上新的咖啡粉,在用Tamper按壓好,然後按鍵,Espresso就會徐徐流下在放在下面的杯子之中,她們確是很熟及快手,絕對是受過至少中級程度的訓練,本人雖然不是什麼專家,但仿佛在細節上也留意到一些不妥的地方,如咖啡師用來打奶泡的噴氣管,此棒在打奶泡時竟是垂直插在盛奶壺之中,這角度又如何可以使奶的流動形成漩渦呢?按道理應是以大概六十度插進,奶泡才會打得更綿密。看上去好像不太行,但也真的要喝過才知道好不好喝,先來的是一杯Double
與女友來了尖沙咀,又是下午中段的時間,即又是喝咖啡的時間了,今回一於試這所開業了不久的咖啡店,既是猛龍過江,都着實對它有一定的期望。
此店子位於K-11的門口,所以都吸引了很多的人來坐坐,喝一杯咖啡吃件餅,此處的餅我興趣就不大了,尤其剛剛才吃過Tony Wong的餅,所以來只是為了咖啡,好不容易找了個位置坐好,就去買喝的了,也是一貫的喝法,一杯Espresso及一杯奶系的咖啡。
在等喝的時候,也看看咖啡師的沖煮過程,本人坐的位置正好對着咖啡師的工作間,完全看見她們如何打奶泡及弄Espresso,此店用的是一台有三個機頭的全自動咖啡店,咖啡師不斷的重覆在去咖啡渣,添上新的咖啡粉,在用Tamper按壓好,然後按鍵,Espresso就會徐徐流下在放在下面的杯子之中,她們確是很熟及快手,絕對是受過至少中級程度的訓練,本人雖然不是什麼專家,但仿佛在細節上也留意到一些不妥的地方,如咖啡師用來打奶泡的噴氣管,此棒在打奶泡時竟是垂直插在盛奶壺之中,這角度又如何可以使奶的流動形成漩渦呢?按道理應是以大概六十度插進,奶泡才會打得更綿密。
看上去好像不太行,但也真的要喝過才知道好不好喝,先來的是一杯Double Espresso,Shot size是比正路的少了一點,但也並不是太嚴重的小,而先嗅一下,再用匙羹舀起快呷一口,嘩!好澀啊!味道一點也不香,相信店家也是用上意大利式的Dark Roast,因為illy只有三款咖啡豆,分別是普通、Dark Roast及去咖啡因的,而沖煮Espresso最適合就是用Dark Roast的,因為重度的烘焙能將生豆的脂質趕到豆的表面,使在沖煮時增加咖啡的稠度及醇味,可是刀沒有兩頭利,當重度烘焙的咖啡豆不新鮮的時候,咖啡豆內美好的物質走了不少,而盛下的就只有我杯之中那些苦澀味,同時Crema也會變得很薄而不細密,這杯只帶金黃色薄薄的Crema,就正好是反面教材了,真的令人很難受,這杯Espresso,真的難頂過杯廿四味,單以這杯Espresso計,味道絕對只可以給一分。
而奶系的咖啡點了Café Latte,用上玻璃杯盛着的拿鐵,其拉花的圖案不是太過美麗,而喝下一口,感覺是比剛才的Espresso好多了,至少Espresso的苦澀味被奶沖淡了不少,但喝到尾也是留下一股揮之不去的苦澀味,而不是咖啡給人的醇香,而其表面的奶泡雖然份量是合規格的,可是以拿鐵來說,就實在是太過Frothy了,奶泡是很鬆,未能予人拿鐵應有細滑的感覺,唯一可幸的是,奶泡的奶味及奶香仍是不錯,但這也是托用上Pura所致。
雖然illy咖啡以其良好的物流管理,及其專利的密封技術聞名於世,可是以今回喝的咖啡,顯示出其咖啡豆的新鮮度有點問題,尤以沖煮Espresso時更甚,所以咖啡小店真的不用太擔心這類大型的咖啡連鎖店,只要有自家新鮮烘焙的咖啡豆,仍可留着愛喝咖啡的人的心。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