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1-06-09
29 浏览
由於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本人對滬菜的要求可算是非常高。有朋友介紹,詠藜園是滬菜的一個必吃之處。吃完了,我和家人在詠藜園內裡大肆批評。弟弟簡直是指著小菜大叫:這個很難吃!而我也大概是這樣的大叫。旁人的目光非常奇異,但不好意思,不好吃就是不好吃。我的確是沒禮貌,然而,這裡給我的打擊實在有點太大。尚算不錯。湯汁濃稠而有花生的香味,但沒了擔擔麵應有的麻辣香。點了辣味,完全不覺得哪裡辣了。請問不辣的,味道是怎樣的呢?麵略嫌缺乏嚼勁,但麵條幼細,是合格的。給予建議是把碗換小一點,湯汁有點過多,連我一口麵一口湯都有剩下很多湯汁。京蔥牛肉(前)。炒油麥菜(後)。先說牛肉。肉質鬆軟,有點像鬆肉粉所造的口感,但不敢妄下判斷。不過蔥味進不了牛肉。感覺就是京蔥拌牛肉。不可以說難吃,但真的跟我想像中的京蔥爆牛肉不相同。至於菜方面,也沒有什麼好難吃的地方。反正就是炒個菜而且。有陣淡淡的蒜味,而菜也算是新鮮的。麻油海哲。麻油味不香,海哲不爽脆。涼抖菜最重要的兩項都做不了,怎麼會好吃?蔥油酥餅。簡單的一句--沒蔥的香味。蔥油餅最重要的靈魂就是蔥!連餅的口感都過於鬆散。唯一可取的是,它非常熱。可見它是真的即點即弄的。不
有朋友介紹,詠藜園是滬菜的一個必吃之處。
吃完了,我和家人在詠藜園內裡大肆批評。
弟弟簡直是指著小菜大叫:這個很難吃!而我也大概是這樣的大叫。
旁人的目光非常奇異,但不好意思,不好吃就是不好吃。
我的確是沒禮貌,然而,這裡給我的打擊實在有點太大。
湯汁濃稠而有花生的香味,但沒了擔擔麵應有的麻辣香。點了辣味,完全不覺得哪裡辣了。
請問不辣的,味道是怎樣的呢?
麵略嫌缺乏嚼勁,但麵條幼細,是合格的。
給予建議是把碗換小一點,湯汁有點過多,連我一口麵一口湯都有剩下很多湯汁。
先說牛肉。
肉質鬆軟,有點像鬆肉粉所造的口感,但不敢妄下判斷。
不過蔥味進不了牛肉。感覺就是京蔥拌牛肉。
不可以說難吃,但真的跟我想像中的京蔥爆牛肉不相同。
至於菜方面,也沒有什麼好難吃的地方。
反正就是炒個菜而且。有陣淡淡的蒜味,而菜也算是新鮮的。
麻油味不香,海哲不爽脆。
涼抖菜最重要的兩項都做不了,怎麼會好吃?
簡單的一句--沒蔥的香味。
蔥油餅最重要的靈魂就是蔥!連餅的口感都過於鬆散。
唯一可取的是,它非常熱。可見它是真的即點即弄的。
不過他們弄好酥餅以後應該沒有透氣的過程。
由於熱,盤子的底部密封,水份積聚在盤底。我弟弟遲了十分鐘吃,整個餅底是濕的。
雞皮滑溜,可惜酒味未能滲入肉裡。
而雞味非常淡薄,顯然而見是用冰鮮雞的。
甚至酒沒酒香,單純地只是酒精味。
雞絲和粉皮的比例是一比一,正宗的上海比例。
不過!麻醬竟然跟我在街邊吃五元四條的腸粉所有的麻醬感覺差不多。
此醬的稠度非常可怕,可惜沒有芝麻香。
換了麻醬的供應商,可能會是個很不錯的菜色。
而炸饅頭就是一個普通到極點的炸饅頭。
不過吃得出來有回鍋炸。放涼了二十分鐘,還是脆的。
如果大家喜歡吃饅頭的話,是不錯的。
雖然食物的質素令我非常失望,但服務是很不錯。
侍應生的口氣很親切,而且也算是很禮貌。
因為媽媽是素食者,擔擔麵有蝦米碎,我們要他換(語氣不好),他們也願意給我們換。
如果我只是個普通的香港市民,我會覺得這裡食物不錯。
重點是他們價錢不太貴!大家都能夠接受得來。
可是,我對滬菜有更高的期望。
吃了幾乎四百元,十個菜三杯豆漿,只為吃飽的話,可以。
但我個人寧願他們把價錢調高一點。四百元,好吃的,兩個小菜也非常足夠。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