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16
7
等级4
2012-10-11 453 浏览
本身倒羨慕家住元朗的朋友們, 這小小的一區絕對稱得上是美食集中營, 不論是街坊小店, 或是大型餐廳、酒樓等, 百花齊放, 同時間各自又像在爭妍鬥麗似的。 心儀的舊有食店沒法逐一試勻, 便不斷見有新血加入。 德國佬是繼King Ludwig Beerhall之後, 又一家主打德式風味的餐廳, 選址在鳳悠北街的一條小巷, 四周幽靜少人流, 跟大馬路那邊熙來攘往的情景相映成趣。 其實已不是初次到來, 對店內環境和食物都有一定程度的認識, 首訪後已感受到小店那份溫情, 喜見廚師們從配搭、烹調以致飾盤, 都仔細認真, 那份執著和誠意, 實在值得再支持一下。 當然背後還有別的因由, 又或者應該說是種推動力, 上次來只二人, 吃過香腸, 胃就沒多餘位置容下豬手了, 也造就這次再來的決心。 同樣地選在週六的晚上, 八點前的首輪, 訂座名單依舊排得滿滿的, 也只好將晚飯時間推遲, 待八點半才入座。 店內格局簡約, 用上較深沉的色調, 帶種摩登色彩。因空間不大, 檯排得較密集, 幸好二人檯都分佈在近牆身那邊, 不然被帶到場中間的座位, 多少總有點吵。樓底不高, 聲音都困在內, 慶幸周邊的數檯都不會太喧鬧
更多
本身倒羨慕家住元朗的朋友們, 這小小的一區絕對稱得上是美食集中營, 不論是街坊小店, 或是大型餐廳、酒樓等, 百花齊放, 同時間各自又像在爭妍鬥麗似的。 心儀的舊有食店沒法逐一試勻, 便不斷見有新血加入。 德國佬是繼King Ludwig Beerhall之後, 又一家主打德式風味的餐廳, 選址在鳳悠北街的一條小巷, 四周幽靜少人流, 跟大馬路那邊熙來攘往的情景相映成趣。

其實已不是初次到來, 對店內環境和食物都有一定程度的認識, 首訪後已感受到小店那份溫情, 喜見廚師們從配搭、烹調以致飾盤, 都仔細認真, 那份執著和誠意, 實在值得再支持一下
。 當然背後還有別的因由, 又或者應該說是種推動力, 上次來只二人, 吃過香腸, 胃就沒多餘位置容下豬手了, 也造就這次再來的決心。 同樣地選在週六的晚上, 八點前的首輪, 訂座名單依舊排得滿滿的, 也只好將晚飯時間推遲, 待八點半才入座。
12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店內格局簡約, 用上較深沉的色調, 帶種摩登色彩。因空間不大, 檯排得較密集, 幸好二人檯都分佈在近牆身那邊, 不然被帶到場中間的座位, 多少總有點吵。樓底不高, 聲音都困在內, 慶幸周邊的數檯都不會太喧鬧, 這頓飯還是感覺悠閒寫意的。
7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預料到燒豬手的份量會很大, 負擔應該不輕吧? 以兩人的作戰力來說, 只是僅應付得到, 再多點一客意大利飯, 已夠豐富了。 初時以為只有二人餐才附餐包, 原來單點同樣有的, 包款和造型都沒變, 渾圓小巧的樣子, 烘得外脆, 撕開時更能感受那股熱力, 足以傳到包心, 只是這次底部質感古怪, 偏乾硬, 但細看內裡組織卻相當綿密, 較愛全麥的一款, 較吃出包的原味, 帶麵粉的甜香。
155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沒指定交檯時間, 也教人慢下來, 邊細嚐麵包, 邊在聊, 不知不覺萬眾期待的燒豬手($175)便出場
。 早已被分切成小件, 未有機會一睹原隻的模樣, 賣相一點也不隨便, 碟邊順序排著新薯、酸瓜和兩款伴醬。 成品都堆得頗高, 當然底下是原塊骨頭墊高, 但對本身不吃得太多肉的我倆, 實是個考驗。 吃燒豬手最看重的必當是那塊脆皮, 呈現焦黃的色澤, 表面帶著細小的氣泡, 比廣式燒豬的芝麻皮稍為粗大, 卻不失香脆, 那種脆較為扎實, 據知入爐前特意在表面噴上啤酒, 難得香脆且酥香, 然以那脆口的感覺不會一下子消失, 較持久一點。
75 浏览
1 赞好
0 留言
皮跟薄薄的油脂帶連, 滿載豬的油潤肥美, 裡邊的肉雖瘦, 肉汁又說不上, 但還是細嫩鬆軟, 不會過乾硬, 咸味不過重, 嚐出陣陣香草和醃料的甜香, 經過長時間的醃製再燒, 美味背後的所花的心思和功夫實在不少。單吃肉難免會有點膩口, 所以很多時都會配上芥末和酸瓜, 前者夾雜芥末籽, 辣味不霸道, 反帶陣甜香, 既可中和肉食的膩滯, 同時更可提升層次感。 新薯皮非常薄身, 帶點煙韌, 薯肉軟糯但不會太粉, 透出香草的清香, 算是為味蕾清新一下。
9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基本上以豬手的份量已相等於一個主菜, 其實想減輕負擔的話不是應該選沙律或簡單的頭盤嗎? 偏偏又執意點上帶子雜菌意大利飯($118)這唯一米飯之選。 反觀意粉卻多至六、七款, 由茄汁、白汁、墨汁都找得到。 每粒米飯都像吸飽水份一樣,脤卜卜很飽滿的樣子, 忌廉汁奶味特濃, 軟滑動人, 稀稠度較好, 不會稀至碟底也流出大片汁來, 將飯粒緊緊地包圍, 雖跟正宗那外面煙韌內裡仍帶硬的口感仍有別, 韌度可以再突出一點就更好, 當然也可能是要遷就大多數人的口味, 不宜煮至太硬身。

飯中混有不少菇粒, 細嚐下最少也達三種, 沒有以單一種菇來充數, 有誠意得很。 煮製火侯剛好, 甫咬下已感受到豐盈的汁水, 多麼的鮮甜清爽, 全沒苦澀味, 而帶子很厚肉, 煎至兩邊金黃, 肉質很嫩, 鮮甜度十足, 不感難嚼, 以這樣的質素, 要吃光真沒難度。
8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咸胃滿足得很, 總不能沒甜牙齒的份兒。 四款甜品之中, 除雜莓批和朱古力蛋糕外, 兩款都為蘋果口味。 先前已嚐過蘋果批, 不過這次還是情傾蘋果, 長身厚切版本的維也納蘋果蛋糕($48), 看起來很吸引, 雖然伴碟相當簡單, 只以幾片青蘋果片托起蛋糕, 但也予人不少遐想。 一度以為已預先焗熱, 怎料入口才發覺是凍食, 奇在蛋糕體完全不乾身, 仍鬆軟非常
, 帶著不低的濕度, 那份軟不會像一陣風似的, 反帶點扎實, 比牛油蛋糕稍軟, 嚐出一陣怡人的甜味, 玉桂味很輕, 伴上置面的杏仁片和蘋果粒同吃, 更為豐富多變, 個人愛這款多於蘋果批呢!

連同這趟, 已是第三次到來, 就連我也解釋不到是什麼吸引著我, 感覺這東西很玄妙, 每到特定時侯, 便會生想再來的念頭, 在深深觸發我。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用餐途径
堂食
人均消费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