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7
6
等级3
75
6
2009-05-28 281 浏览
在中環「搵」食真是很難! 金融海嘯後在中環找工作已經很難,在面對打工仔被減薪,但中環各食店的價格不減反加的環境下「搵」食更難!我最愛的蘭芳園,在這一年內也先後加價兩次!我這個鄉下佬來到中環打工,一向節儉的我都會選擇自備午餐或到快餐店用那些特優券購買外賣,故出外吃飯時也會選擇一些在中上環區,機利文新街附近的一些食店,只因價錢比較相宜。反正在短短的個多小時內,享受的時間不多,只求簡簡單單價錢相宜,雲貴川更合我心意。我第一次寫中環食店的食評,就是因為它便宜。第一次來雲貴川,是兩年前由一位比我更節儉的同事帶路,要是給了你地址地圖,第一次來這店你也未必找得到。我在認路方面較有天份,像信鴿一樣到過的地方便記下來。我也曾到過歐洲很多名勝,再去時已不用看地圖,帶着親戚朋友去觀光像變了「人肉導航」。如要認着這店的路,就是在永吉街的中段,在那檔賣檸檬很出名“檸檬王”後面的大廈。要是連永吉街也找不到,我也幫不了你!近年吃米線在香港慢慢興起來,什麼越南米線、台灣米線等,近年就以雲南米線作招徠的店開得最多,如雨後春筍的又像7-11的「梗有一間喺咗近」。在中環吃米線的店比較少,有的都只是大集團的分店,始終小本經營
更多
在中環「搵」食真是很難! 金融海嘯後在中環找工作已經很難,在面對打工仔被減薪
,但中環各食店的價格不減反加的環境下「搵」食更難!我最愛的蘭芳園,在這一年內也先後加價兩次!
我這個鄉下佬來到中環打工,一向節儉的我都會選擇自備午餐或到快餐店用那些特優券購買外賣,故出外吃飯
時也會選擇一些在中上環區,機利文新街附近的一些食店,只因價錢比較相宜。
反正在短短的個多小時內,享受的時間不多,只求簡簡單單價錢相宜,雲貴川更合我心意。我第一次寫中環食店的食評,就是因為它便宜。

第一次來雲貴川,是兩年前由一位比我更節儉的同事帶路,要是給了你地址地圖,第一次來這店你也未必找得到。我在認路方面較有天份,像信鴿一樣到過的地方便記下來。我也曾到過歐洲很多名勝,再去時已不用看地圖,帶着親戚朋友去觀光像變了「人肉導航」。如要認着這店的路,就是在永吉街的中段,在那檔賣檸檬很出名“檸檬王”後面的大廈。要是連永吉街也找不到,我也幫不了你!

近年吃米線在香港慢慢興起來,什麼越南米線、台灣米線等,近年就以雲南米線作招徠的店開得最多,如雨後春筍的又像7-11的「梗有一間喺咗近」。在中環吃米線的店比較少,有的都只是大集團的分店,始終小本經營的在中環很難生存,賣米線的利錢很低,單是付租金已經不勝負擔。
這裡的雲南米線、過橋米線跟其他那些標榜四川雲南XX的店沒有什麼分別,材料都是一些牙菜、韭菜、酸菜配上一個清湯(沒有味道的清水湯低)或麻辣湯(就是清湯加上麻辣湯汁),再加上一些吃「車仔麵」也吃到的「餸」。對我來說這只不過是變奏版的「車仔麵」,或是在超市買大量肉丸、芝士腸等回家煮個麵也是差不多。可能就是雲南米線來到香港後要變得乎合香港人口味,那最有親切感的便是我們從小吃到大的「車仔麵」。
那碗過橋米線與正宗的相比實有天壤之別,但我來這裡不是為了找尋什麼正宗不正宗、什麼隱世美食,只求在相宜的價錢下填滿我空空的大肚子。
來到這裡吃米線,湯低一定要辣的,要是你不能吃辣的那最好便不要來,因為吃清湯如喝清水的會令你很失望,下次你便不會再來。怎樣怕辣的也要加少少的麻辣湯汁,這樣那碗米線才會有多點味道。其實這裡的麻辣湯汁做得不錯,只不過總是覺得麻的味道不足!
這裡米線份量很大,昨天我叫的一碗配三個「餸」,吃掉那些配菜已開始有些飽的感覺,再加上那三個「餸」,餘下的米線我只吃了一半。我的同事最喜歡吃那個”海鮮過橋米線套餐”,很大碗的只收四十個大元。如果是兩位OL來到,叫一碗兩人分享,再加一個炸魚皮或油菜,相信已經很足夠,且每人只需要二十五元,在這區算是非常便宜。

雞翼也做得不錯,但我總是忘記有什麼味道選擇。

服務方面好像時時人手不足,或是伙記們都送外賣去,很多時候只有兩個人,而且記性很差,要時常提醒他們還欠什麼、什麼還沒有來!!
近來光顧時發現人流越來越少,是否客人都選擇叫外賣還是天雨影響?
如果結業了我便少了一個選擇!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09-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