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3-05-27
783 浏览
從前在威靈頓街的香滑咖喱屋是老公和我愛到的食肆,對其多種不同風格的咖喱,就好像吃上了癮一樣,光顧之頻繁,令我倆跟老闆娘、主管大哥,以及送外賣的型格叔叔都頗為稔熟。那時實而不華,快餐店裝潢的香滑咖喱屋,深受中外食客歡迎。數名廚師中,大都是東南亞籍人士,大概如此,咖喱香料味濃厚,酸、甜、辛、辣構成豐富的層次,非一般餐廳的咖喱出品能及。記不起那一年,香滑咖喱屋蒙受加租影響,在未尋獲新舖前便得搬離原址。數個月以後,香滑咖喱屋的電話線路仍未駁通,直至有一天在 OpenRice 上搜尋,終找到香滑咖喱屋的新址,入口在嘉咸街街市內。香滑咖喱屋搬遷後,亦有到訪過兩、三遍,相比以往經常的光顧,算是天與地的差別,上一回也要數回兩年多之前了。陳設並沒有變改,座位還是設在左右兩旁,燈光仍是很明亮,電視亦在播放中。這是香滑咖喱屋餐具的招牌摺疊方法,令人更加緬懷香滑咖喱屋舊日的時光!我倆都慣了以凍檸茶伴咖喱,檸檬汁有助解辣、清除口腔咖喱的濃烈味道。咖喱牛柳飯是我們以前必點的,辣度選了小辣。老公一看咖喱的色澤,表示比以往的淺淡了,記憶中是偏向褐黃色的。馬上一嚐咖喱汁,汁感稍為稀薄,不及以前的濃郁,味道確實缺了一份滋
陳設並沒有變改,座位還是設在左右兩旁,燈光仍是很明亮,電視亦在播放中。
馬上一嚐咖喱汁,汁感稍為稀薄,不及以前的濃郁,味道確實缺了一份滋香。
不要緊,沒有石斑魚,普通的魚柳也無損食慾,要來了中辣的馬沙拉魚柳飯。
魚柳質感細滑,可惜層次感不強,但總要比如紙薄的魚柳來得優勝。
時移世易,香滑咖喱屋由較顯眼的街道,遷至露天街市內的舖位,位置肯定是吃虧了,人流亦不及以往的旺盛。在食味方面,老公和我也認為變得遜色了,起碼沒有那份一試難忘的深深感受。若然純粹以咖喱來說,相比一般餐廳仍具備突出之處,但若跟過往的標準比較,則高低立見。
當晚由老闆娘充當大廚,因為廚房大哥們於公眾假期休息,希望是次僅屬這一點的落差吧!仍是樂觀、愛說笑的老闆娘要加油啊!
题外话/补充资料:
香滑咖喱屋於星期日採輪休的制度,事前致電確認會較為穩妥。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