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6-05-18
3 浏览
看到大家的食評,真的嚇了一跳,還以為找錯店呢!這店從小已開始光顧,初嘗粢飯也是從這裡開始的──坦白說,這麼多年來,真的找不到別家比他們造得好!但再看大家下評的日期,已是差不多一年前的了。的確,幾年前,在第一任老闆轉手之時,水準真的大跌。不過,約一兩年前再光顧時(似乎又換了老闆),水準雖未復當年(粢飯餡料少了,壓得也不夠實;蔥油餅不新鮮),但終究是變回了那份上海味道。事隔幾月,很懷念那粢飯的味道,決定前往晚膳。「例牌」粢飯豆漿──天氣有點涼,選了咸豆漿。粢飯比上一次的改善了(雖然還是不及起家時的好……),餡料多了;最愛他們的糯米飯不稔,有嚼勁,也壓得比較實,讚!咸豆漿的味道還是那樣咸香,不過如果蝦米多一點便更好了。另加上海粗炒──油多是一定的了,但這次雖油多,但不膩;那味道,是街頭小店的保證,沒有修飾,沒有驚喜,但保證上桌的就是你所預期的,穩定可靠。光顧多年,才發現連他們的名字也不知道呢!連忙看了一下,原來是「香港上海麵家」……這名字是哪時起的、是否跟另一家同名店舖同一老闆,我並不清楚,但好像又換了老闆了……
這店從小已開始光顧,初嘗粢飯也是從這裡開始的──坦白說,這麼多年來,真的找不到別家比他們造得好!
但再看大家下評的日期,已是差不多一年前的了。的確,幾年前,在第一任老闆轉手之時,水準真的大跌。不過,約一兩年前再光顧時(似乎又換了老闆),水準雖未復當年(粢飯餡料少了,壓得也不夠實;蔥油餅不新鮮),但終究是變回了那份上海味道。
事隔幾月,很懷念那粢飯的味道,決定前往晚膳。「例牌」粢飯豆漿──天氣有點涼,選了咸豆漿。粢飯比上一次的改善了(雖然還是不及起家時的好……),餡料多了;最愛他們的糯米飯不稔,有嚼勁,也壓得比較實,讚!咸豆漿的味道還是那樣咸香,不過如果蝦米多一點便更好了。另加上海粗炒──油多是一定的了,但這次雖油多,但不膩;那味道,是街頭小店的保證,沒有修飾,沒有驚喜,但保證上桌的就是你所預期的,穩定可靠。
光顧多年,才發現連他們的名字也不知道呢!連忙看了一下,原來是「香港上海麵家」……這名字是哪時起的、是否跟另一家同名店舖同一老闆,我並不清楚,但好像又換了老闆了……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