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7-01-05
1320 浏览
剛好在上年年底,有間拉麵店剛趕上2016的尾班車,在蘭桂坊的一角靜靜開張,取名非常易記,名為"左近"。說起來,香港的拉麵文化有一個頗奇怪的現象,每年年底都總有一間趕尾班車開張,2015年是Tetsu,2014好像是黑龍。或許,拉麵總是在冬天開業才比較吃香,大前提是,香港的冬天是寒冷的話……雖然它取名"左近"。,但絕對不是7-11,總有一間在左近,相反在蘭桂坊的巷內,非常難找。不過對蒲友而言,榮華里也絕不陌生;加上看它的開業時間,明顯是針對一眾蒲友而設。店舖其實面積很細,要我說的話有點似日本的小屋台。除了店舖外的兩三個露天座位,舖內就只是廚房和收銀,若是排隊的情況其實不太方便。而最突出的還是數侍應:有香港人、有南亞人、有鬼佬、加上來自日本的村田店長。看來為了應付一眾蒲友和遊客,這裡請人還是做了一定的充足準備,以便應付各類型溝通,但還是感覺到有點騎呢!Menu主打鹽豚骨湯和煙燻玫瑰叉燒的拉麵,還有招牌泡沫拉麵;此外小食只有兩種選擇:炸雞和餃子;加上清一色的日本飲料。不過收費來說其實有點貴,拉麵最平由$88開始,而招牌泡沫拉麵更要$148一碗,同區內的拉麵店,應該數它價錢最為偏高。這裡連自助
先從視覺上來說,它的成品比起一般叉燒更為嫣紅一點;再來就是入口更為嫩滑,口感不俗,肉味也算充足。
1. 若是對象是針對一眾蒲友,目前的兩三個座位絕不夠應付蘭桂坊的人流;在大多數人不喜歡排隊,而你店家本身的賣點不夠突出的話,即使是深夜最終也只會迫人走過翠華,或坐的士去吃一蘭。
2. 若是一般平民或食客,其價錢比附近的對手都要弱,如豚王,周月,長濱No.1等等。因此它的競爭力未免太低。
3. 雖然不是歧視,但一開張不久就使用南亞裔人士做侍應,沒錯是加強了對外溝通,但同時在門面上也容易嚇怕顧客,作為第一印象這一點並不見得很有利。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