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4-08-07
559 浏览
一個不太穩定天氣的熱天晚上21:40有多, 同太座在尖咀找點東西吃, 因為時間已經不早不想吃太多, 而老麥又不太想去, 最後想到的是”吉野家”一行落去感覺同多年前的差別很大, 間隔改了變得枱同枱之間沒什麼空間, 客人大部份是自由人, 一少部份本地人(小情侶), 一部份麻甩, 一部份印尼人, 感覺是去了一部遠古嘅電影(BLADE RUNNER)的某個場景: 打着日本料理的旗號但賣着一些扭曲了的快餐食物, 電影裡主角夏理遜褔吃的是拉麵, 而那種人種大集會的場境, 這晚在這店感受得到那種感覺, 吃着的是似魚非魚的物料, 但此時此刻我等能付出的就只能換取這種食物, 前陣子搞到老麥死去活來的祖國食物, 在這裡可能只是換個名字給大家品嚐, 或者我們應該相信他們是”良心食店”這樣會吃得輕鬆一點,但如果從這店同在日本的店比較相差很大呢! 日本通常只會是一個吧頭做晒, 櫈只會是圍住個吧頭放上在店外買的食劵, 一般3-5分鐘內熱乎乎的牛肉飯送上,而我們的吉野家現狀是美式快餐付款機前付款, 付款後在一旁等食物拿出來, 座位則是半茶餐廳式四至六位對座, 如果將店內的日文字抺走後, 換上一些簡/繁體中文字, 這
, 或者我們應該相信他們是”良心食店”這樣會吃得輕鬆一點,但如果從這店同在日本的店比較相差很大呢! 日本通常只會是一個吧頭做晒, 櫈只會是圍住個吧頭放上在店外買的食劵, 一般3-5分鐘內熱乎乎的牛肉飯送上,而我們的吉野家現狀是美式快餐付款機前付款, 付款後在一旁等食物拿出來, 座位則是半茶餐廳式四至六位對座, 如果將店內的日文字抺走後, 換上一些簡/繁體中文字, 這店還能叫”吉野家”嗎? 估唔到的是經過十多年的本地化, 這店也活脫脫的由一個港日混血兒變成了一個”香港仔”了! 是好是壞沒有定論或者她必須脫變成這樣, 要不她老早就被這地方文化淘汰掉了, 這晚要了的是: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