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1-04-18
53 浏览
近來因為忙很少寫食評了,所以積儲了很多的未寫,希望可以多一些空閒的時間來分享我的經驗。現代人生活崇尚健康和新穎,由於都市病的關係,小甜小咸的生活已經成為了一種的潮流,就算是食甜品也都要和健康扯上關係,要什麼低脂低糖的甜品,因而西方或是日式的甜品小食大行其道,反而傳統的糖水店因為煮法和味道的局限而不能在這方面作出太大的改變,令這一類中式的甜品店有越來越少的現象出現,雖然是這樣但仍然有一班像我一樣對傳統的中式糖水有不離不棄的人,而綠林也能令我對這種感情得以維持。每一次會去深水渉食晚飯都一定會去這裡食糖水,酒樓餐廳有的甜品都不要而來到這裡試試心想可能都有少少的心癮了,不過每一次都不會令我失望的,光亮的綠色招牌在元州街上很易的看見,每一次大約七時多來到時都不會有太多的人客,通常都唔洗答枱可以自己坐一張枱的,令人可以更加輕鬆的心情品嚐這裡的甜品。這裡的糖水種類非常多,但本人都是比較喜歡舊式的糖水類的例如紅豆沙和芝麻糊等等,所以今次介紹的有紅豆沙、擂沙湯丸、芝麻糊、豆腐布甸、南瓜馬蹄露、蕃薯糖水和喳咋。紅豆沙($12)這是一味傳統的中式糖水,想必做糖水店必要的糖水,但煮得好的地方真係唔多,不是材料
這是一味傳統的中式糖水,想必做糖水店必要的糖水,但煮得好的地方真係唔多,不是材料的比例不對或是煲到沒有香味,但在這裡食就沒有這樣的問題,除了煲到起沙是必須外,材料的分佈也十分平均,蓮子百合這些份量也相當充足,但不會太多令人有食膩的感覺,而食落也有相當重的陳皮味,甜味做得非常適中,沒有幾個小時的煲煮不會有這些的效果,絕對是水準之上的一味甜品。
一來就見到五粒湯丸上充滿了花生粒和芝麻粒。外面很多的擂沙湯丸是沒有餡的,但這裡是有麻蓉餡料的,想必是用回做糖水湯丸這些來做,鋪在上面炒香了的花生粒和芝麻粒非常香,為了唔想浪費上的材料要花點心思將湯丸們翻來翻去令粒湯丸充滿了花生粒和芝麻粒再去食,食落真是十分香口和彈牙,不過如果有叫其他的甜品同時食時必到會被它的味道搶去,因為實在太好味了。
又是一些簡單但難做得好的糖品,要做到香滑微甜而不膩的感覺絕對唔易,但這裡又能做到了,這裡的芝麻糊做到偏向的杰的,想必是材料十足,再聞一聞芝麻味是十分之香,材料在做時應該經過炒這一個階段,最後試一試發現非常之滑,在磨的方面一定下了不少的功夫,而且食落口中十分之香口,但帶微甜而不膩,絕非市面上一般的貨色可以相比,又是做得非常好的甜品。
這一味很少在外面其他店見到,來到時和一般的布甸差不多,微微震的布甸令人想必彈性十分,食落十之彈口,想必在魚膠粉方面的份量落得好,雖然沒有豆腐花這樣的豆香,但是以布甸來說反而是剛剛好,拌著旁邊的花奶來食,食落非常幼滑而不失豆香,又是鎮店之寶之一。
南瓜是有益的蔬果,用它來做的甜品也不少,南瓜馬蹄露是其中一個,將南瓜煮成茸的狀態,全橙色的外表十分之吸引,而裡面隱約見到一上馬蹄粒的東西,賣相說是似西米露都不會過,食落非常濃郁的南瓜甜香,配上切到細細粒的馬蹄粒,十分爽口和清香,兩種甜味十足的材料煮出來的甜品反而不是給人過甜的感覺,又是煮得十分之好的甜品。
來的時間見很多的蕃薯配在微黃的薑糖水中,食落蕃薯都煲得十分之稔和帶上了微微的甜香,糖水雖然是用薑煲但完全沒有辛辣的薑味,反而令人家更加易接受,想飽肚可以選擇這一味的糖水,雖然沒有上幾味這樣的驚喜但都是一味做得十分出色的甜品。
食喳咋一定要材料十足,這裡一定會滿足到你,食落有紅豆、眉豆、芋頭、西米和椰絲,每一樣都十分之入味和數量非常之多,雖然是這樣但食落材料非常之香滑,配上上面的椰奶令這碗糖水的味道更加之香濃,充滿了馬來亞的氣息。
這裡的糖水多數都是傳統的中式糖水,價錢都是十多元的﹐但原因可能是這樣令香港很多這一類的糖水店多數都是水準之下,因為利錢少,多數都是馬馬虎虎得過且過的,很少好像綠林一樣有心機有時間去做一碗簡單的糖水,所以每次去到深水渉食飯會選擇不同的食店,但糖水店只會選擇這一間,因為它已經是最好的了。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