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6-08-29
1169 浏览
在烈日當空之下,正當小弟苦腦邊行邊上網搜尋附近有什麼特式食物選擇時,突然一道涼風從一扇剛開的透明玻璃門傳出, 令原本一身蓋上了厚厚的炎氣一瞬間被卸下,身軀得到數秒間解脫。 而當中還輕帶出陣陣---- ~~~ 回頭一望, 就看到一間簡樸但光線充足的潮州粉麵店, 心想應該是間普通魚蛋牛肉粉麵店。誰不知,舉頭三尺上的。。。"門牌"! 更刻上有"爽腩"兩字高掛, 我腦裏即時導出兩條公式--- <爽腩 = 牛肉> 及 <有牛食之地 = 必留一腳印>! 擁有"牧羊人" 和 "牛魔王" 身份的我,牛魔王意識已經自我甦醒, 雙腿已經不由自主地向著綠洲進發, 跟著就向店內職員說出"一位", 然後被安排就坐!坐下觀望店內四周環境,心想此店都是跟什麼"生X", "大X" 等等牛腩粉麵店同類, 相信來客用膳十有八九都是點選爽腩粉麵, 而且我肚子太餓也不想看餐牌直接點菜算了吧。 可是看見大部分用膳中的客人檯面上都是一碟又一碟有小山邱般的白飯配上一碗浸滿香濃牛味湯汁的牛肉, 玄之又玄!!! 為何來粉麵店用膳不是選吃粉麵, 而是選擇白飯? 還見大部分人也將碗裏的牛肉湯水一口也沒喝
為何來粉麵店用膳不是選吃粉麵, 而是選擇白飯? 還見大部分人也將碗裏的牛肉湯水一口也沒喝剩? 一般粉麵店的濃湯說到用了多少材料再經過多久時間去煮成, 但往往都是喝後明白了背後的真相--- 就是用了味精或是其他食用添加劑而成, 之後還要四處尋水止渴。有科學家精神的我為了找尋答案就認真看看餐牌, 發現說它是牛劊子手是有根據的, 因為一般牛肉粉麵店不是賣牛腩 (坑腩 或 爽腩 [崩沙腩] ) ,就是牛雜。而群記除了蓋括以上選擇外, 還有第一見到有"牛面珠墩" 。
既然是罕有, 那就一定要點選吧, 所以我就選擇了「牛湯面珠墩飯」, 加我喜愛的「牛筋」作雙拼。
不用10 分鐘, 期待的「牛湯面珠墩 + 牛筋飯」上菜了~~~
「牛湯面珠墩 + 牛筋飯」
牛湯面珠墩 + 牛筋飯
$48
5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牛湯面珠墩+牛筋
5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牛湯面珠墩 」
牛面珠墩
6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口感:
質感柔軟, 肌理分明,肉與肉之間帶有膠質的筋膜令整片「牛面珠墩 」變得軟糯, 口感完全跟吃豬頸肉不一樣, 因為豬頸肉沒有筋膜, 少了粘韌彈牙感覺。說真吃牛面珠墩有點像在吃嫩嫩的牛𦟌!
牛筋是附在牛蹄骨上的韌帶,分為雙管和單管。(群記牛筋是雙管的)
牛筋
4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富有韌勁。 跟外面粉麵店做的牛筋很不一樣, 外面不少都是軟軟,像吃肥肉, 沒有嚼勁。反之, 這家的牛筋是選用雙管, 質地堅韌, 感覺是蠻有豐富膠原蛋白,可美顏喔!!
當然有好的主食, 也要有好的配搭才可以顯得主角更突出, 而此道菜的幕後功臣是它們的「牛湯」!! 對,也是因為那個牛湯我才選擇配白飯吃。 我雖然不是專業食家, 但也可以在這個濃湯裏喝到好重的牛骨味和其他多種香料味, 而其香料中只能分辨出有輕微薑味及醬油味, 其餘就靠專業食家品嚐完說出吧, 哈哈!
還記得下單時職員說這個牛湯可以當湯水喝, 品嚐後也同意她的說法, 因為我也不知不覺地一匙一匙地喝完整碗牛湯! 可是說真,喝後一定不可能像自己家裏煮的湯那樣完全不會覺得有口渴感, 這個喝完過了一會也有一點點微渴, 但不像其他店那麼嚴重, 一喝就立刻感覺口渴, 對照下是完全能夠接受和推薦一嚐! (小插曲是我第二次再去吃, 那天廚師可能手感不太好,湯有點鹹!)
同場加映:
咖哩汁
39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