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9
9
等级4
2008-05-18 36 浏览
遠道而來,總帶有期望而來,相信在坐十位食友皆然。對店長兼大廚鐘生背景略有所聞,看了大江南北菜而成的餐牌,難以想像與泉章居有說不出的淵源,畢竟傳統客家菜功夫多,材料不外乎豬、雞等不起眼腳色,賣不起錢,加上位在僻遠之地,客路緊拙,菜式自然要多點花款方能生存。圍著大檯坐,好不熱鬧,食字行頭,不說花絮,單刀直入吧。按老頭子按排敘下當日菜單:1.酥炸三併:腰肝卷‧炸大腸‧荔蓉卷2.原煲黃豆涼菜鹹菜西施骨3.糟汁炒肚尖4.鹹雞5.煎炆豆腐釀涼瓜6.清蒸蘿蔔丸7.梅菜扣肉8.老酒煮豬雜9.冬瓜封10.砵仔蒸飯跟燒豬油11.客家鹹/甜茶粿12.蕃薯糖水這,不是tasting menu,集濃油重醬而成的重頭戲,誰能戰至末段,心裡有數,為此由昨天至今已開始戒澱粉質,是味覺與消化系統的綜合挑戰。大腸、腰肝等內臟,到處可見,但要找足夠應付一圍的新鮮貨式,也要花的時間,腰肝用豬網油包著潤與肥肉,不修編幅的樣子,潤濃與油香,要大啖食才是味兒;芋頭在客家菜中是尋想之物,但想到打成蓉作酥炸,這裡也有一手,欠酥化但芋蓉軟綿滑搭救,不錯不錯;幾味小吃中,客家大腸是比較平凡的,非傳統做法,留有肥膏,卻要花點時間清洗去羶,炸
更多
遠道而來,總帶有期望而來,相信在坐十位食友皆然。

對店長兼大廚鐘生背景略有所聞,看了大江南北菜而成的餐牌,難以想像與泉章居有說不出的淵源,畢竟傳統客家菜功夫多,材料不外乎豬、雞等不起眼腳色,賣不起錢,加上位在僻遠之地,客路緊拙,菜式自然要多點花款方能生存。

圍著大檯坐,好不熱鬧,食字行頭,不說花絮,單刀直入吧。

按老頭子按排敘下當日菜單:
1.酥炸三併:腰肝卷‧炸大腸‧荔蓉卷
2.原煲黃豆涼菜鹹菜西施骨
3.糟汁炒肚尖
4.鹹雞
5.煎炆豆腐釀涼瓜
6.清蒸蘿蔔丸
7.梅菜扣肉
8.老酒煮豬雜
9.冬瓜封
10.砵仔蒸飯跟燒豬油
11.客家鹹/甜茶粿
12.蕃薯糖水

這,不是tasting menu,集濃油重醬而成的重頭戲,誰能戰至末段,心裡有數,為此由昨天至今已開始戒澱粉質,是味覺與消化系統的綜合挑戰。

大腸、腰肝等內臟,到處可見,但要找足夠應付一圍的新鮮貨式,也要花的時間,腰肝用豬網油包著潤與肥肉,不修編幅的樣子,潤濃與油香,要大啖食才是味兒;芋頭在客家菜中是尋想之物,但想到打成蓉作酥炸,這裡也有一手,欠酥化但芋蓉軟綿滑搭救,不錯不錯;幾味小吃中,客家大腸是比較平凡的,非傳統做法,留有肥膏,卻要花點時間清洗去羶,炸過後多少留有鮮腸的朕味,非人人吃得慣,炸得香脆亦嚐到肥膏的甘香,吃畢,那羶朕味良久不散,精彩。

糟汁炒肚尖,抱點期望而來,用鹹菜酒糟汁炒兩炒,大片豬肚,質感唔多天然,加了「甜糯米酒」來炒,很甜很甜,反而伴碟的鹹菜,較之豬肚更得食友歡心。

客家的湯水,不如老火湯、燉湯般複雜,下大量黃豆、去過鹹的鹹菜、涼瓜連切件西施骨落砂鍋滾,黃豆滾不算腍,湯甘亦有肉甜,不複雜,這客家名物在鄉下吃過,從前加有苦瓜,鹹菜是酸的,夏天時大鍋湯,兩碗黃豆湯飯,就這樣渡過了孩童歲月,聽老者說炎熱時喝,很驟火。

所謂的鹹雞,即客家的鹽焗雞,非羊城派的乾焗,這裡貫徹客家的懶,以鹽水浸,淋以沙薑水,吃落大感嫩滑,雖是冰鮮的,也做得很有水準,客家人雖懶,但對雞是有著說不出的執著,打包半隻給老媽,吃後大喜。
原煲黃豆涼菜鹹菜西施骨
3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炸大腸
4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2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客家鹽焗雞
27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