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9-01-22
32 浏览
很少對出售不正宗上海菜的店舖尚存好感,上海婆婆是第一家。是日與娘親前往上海婆婆午膳;兩個人,沒有要午餐,散叫要了:1. 葱油開洋拌麵:正宗的葱油開洋拌麵,用的麵應是較粗身,煮也要煮得稍為"OVERDONE"一點以吸收葱油的鮮香;可是,這裏的麵太幼;而拌麵的葱油,除了要泡過葱,也要放蝦米進去泡一下,可這兒的蝦米,一來不夠好,二來明顯只是以水煮出來的,沒有放在拌麵的油泡過,拌麵的葱油因而就少了蝦米的鮮香,令整碗麵鮮味都薄了(當然,用的豉油味薄也有關係,但非主因)。還有,這個拌麵下了麻油,畫蛇添足了,芝麻味與葱和蝦米的味根本不太配合,只是這兒用的麻油香味薄,令整件事沒有太糟。唯一可取的是麵條是手造的,頗彈牙,本是不俗之物,只是不應用於此菜色罷了。2. 素菜包:包子外皮做得很差,太黏口,吃上去還「痴牙」的,沒有軟綿綿鬆化的感覺。素菜包的內涵,不論是菜味還是冬菇香味都不足,較為遜色。3. 煎鍋貼:是日最滿意的一道,皮做得很好,厚度適中,也沒有太乾或太濕,煎起來剛好一面煎得好脆而其他面還是相當軟滑的;內裏的肉餡也做得不錯,用的肉很新鮮,鮮味十足,吃時還會有肉汁流出來,非常可口;唯用的醋味道太薄,完
是日與娘親前往上海婆婆午膳;兩個人,沒有要午餐,散叫要了:
1. 葱油開洋拌麵:正宗的葱油開洋拌麵,用的麵應是較粗身,煮也要煮得稍為"OVERDONE"一點以吸收葱油的鮮香;可是,這裏的麵太幼;而拌麵的葱油,除了要泡過葱,也要放蝦米進去泡一下,可這兒的蝦米,一來不夠好,二來明顯只是以水煮出來的,沒有放在拌麵的油泡過,拌麵的葱油因而就少了蝦米的鮮香,令整碗麵鮮味都薄了(當然,用的豉油味薄也有關係,但非主因)。還有,這個拌麵下了麻油,畫蛇添足了,芝麻味與葱和蝦米的味根本不太配合,只是這兒用的麻油香味薄,令整件事沒有太糟。唯一可取的是麵條是手造的,頗彈牙,本是不俗之物,只是不應用於此菜色罷了。
2. 素菜包:包子外皮做得很差,太黏口,吃上去還「痴牙」的,沒有軟綿綿鬆化的感覺。素菜包的內涵,不論是菜味還是冬菇香味都不足,較為遜色。
3. 煎鍋貼:是日最滿意的一道,皮做得很好,厚度適中,也沒有太乾或太濕,煎起來剛好一面煎得好脆而其他面還是相當軟滑的;內裏的肉餡也做得不錯,用的肉很新鮮,鮮味十足,吃時還會有肉汁流出來,非常可口;唯用的醋味道太薄,完全沒有調味功效,要扣分。
整體來說,這兒除了醬料味道太薄之外,用的材料不錯,製作也頗用心;雖然這不是正宗的上海菜,但單就食物質素而言是不錯的。如你不是上海人,或非得要吃正宗上海菜不可之人士,這可算一家不錯的店。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