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0-10-11
14 浏览
上周襯食晏時段改動,專程一試永吉街附近的一間新拉麵店,和一麵藏。此店正常時段一個拉麵或定食都要六七十元,下午茶時段幾款飯/麵連飲品(罐裝汽水或花茶)都只不過係$33,還免加一,對向來被逼一點鐘食晏,早就習慣用上半百元吃一餐中環午餐的我來說,慳得多了。此麵店面積細細,只得座位28席,店員卻很多,單是樓面都有三四人,看著她們經常無處容身都幾有趣。檯與檯之間幾乎無空位相隔,不過中環寸金尺土也不能見怪,何況店裡選用的座椅算是「大碼」的,坐下也算舒適。墊檯紙聲稱店方採用日本手製拉麵、宮崎和牛等高級食材,又用豬骨、鮮雞熬製湯底不加味精,初次光顧的我不禁加倍期待。雖然此店價位比味千稍高,但食過就知物有所值得多。即使這碗是下午茶時段的特價拉麵,倒也不像味千般偷工減料(p.s.雖則味千正價都沒甚材料可言...),用足原個拉麵麵餅(p.s.味千用半個,超癲)。主菜為兩片叉燒和半隻溏心蛋,賣相和味道都相當正宗,而配菜材料則竟然仔細得有蔥、京蔥、洋蔥、海帶、紫菜和玉米粒等,以價論貨就算不是「激安」都肯定是「良心價格」。麵條分不出是屬於那派系,只能肯定那不是我最愛的博多系幼直麵條,因為它是微曲的XD。麵條本身粗
此店正常時段一個拉麵或定食都要六七十元,下午茶時段幾款飯/麵連飲品(罐裝汽水或花茶)都只不過係$33,還免加一,對向來被逼一點鐘食晏,早就習慣用上半百元吃一餐中環午餐的我來說,慳得多了。
此麵店面積細細,只得座位28席,店員卻很多,單是樓面都有三四人,看著她們經常無處容身都幾有趣。檯與檯之間幾乎無空位相隔,不過中環寸金尺土也不能見怪,何況店裡選用的座椅算是「大碼」的,坐下也算舒適。
墊檯紙聲稱店方採用日本手製拉麵、宮崎和牛等高級食材,又用豬骨、鮮雞熬製湯底不加味精,初次光顧的我不禁加倍期待。
雖然此店價位比味千稍高,但食過就知物有所值得多。即使這碗是下午茶時段的特價拉麵,倒也不像味千般偷工減料(p.s.雖則味千正價都沒甚材料可言...),用足原個拉麵麵餅(p.s.味千用半個,超癲)。主菜為兩片叉燒和半隻溏心蛋,賣相和味道都相當正宗,而配菜材料則竟然仔細得有蔥、京蔥、洋蔥、海帶、紫菜和玉米粒等,以價論貨就算不是「激安」都肯定是「良心價格」。
麵條分不出是屬於那派系,只能肯定那不是我最愛的博多系幼直麵條,因為它是微曲的XD。麵條本身粗幼跟辛辣麵差不多,煮得剛好沒有太硬或過腍問題,而這裡的麵條似乎也比較「耐浸」,吃了一段時間也不覺麵條吸水發脹。
特價時段不設自選湯底,不過所配的豬骨湯底應該也算是大多數港人的第一選擇。白湯湯底熬得不錯,味道不很濃烈卻算鮮甜,沒過份油膩的問題(可能因此也所以不夠濃味)。喝後不特別口渴,自己再下點七味粉味道就更加好。
較為不優的算是那些海帶,帶著腥味也比較硬身,不知道是否可靠煮久一點解決,還是貨源本身就是這種口感。不過總的來說,可以說這店整碗麵的質素跟在日本吃到的是相當接近了。
不知道正價時段這店的拉麵在配料(如叉燒)份量會否更多,但即使是以下午茶時段吃到的那碗拉麵質素和份量而言,收取$60-$70一碗都還是很有競爭力的。
比較好奇的是既然此店定位為拉麵店,不知何解又加設各式飯類定食和壽司刺身。無錯增加選擇對招客肯定有幫助,但以此店不足三十席的小規模而言,要兼顧太多食物類別恐怕吃力不討好。特別是刺身類,流量不多就難保新鮮,稍一不慎讓客人吃到一次沒有優勢的刺身壽司的話,那個客人大概輕則永不回頭、重則到處跟朋友「宣揚」。
話雖如此,下次有機會幫襯的話我還是想冒險一試的。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