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8-10-25
8 浏览
一般情況之下,很少機會出現一星期內再到同一餐廳用膳,這次算是一個先例,也是因為兩次各有原因而成行的。第一次來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密集式吃了不少的中菜,深感是時候轉一下口味,從而選擇了泰菜。習慣上,每次到泰菜館都會要一杯果汁沙冰,貪其真材實料又不會加入惱人的糖水。首先彈出的是<<泰式生蝦刺身>>,在蝦刺身放著一顆顆冰粒,對此做法有點不敢苟同,因為冰粒溶解時的水份會帶走了蝦的鮮味,雖說此舉是為了衛生,但是卻犧牲了味道,感到有點不值。回說味道方面,蝦肉尚算爽甜,鮮味卻有點不足,只能說是不過不失。下一道亦屬前菜,就是<<泰式生牛肉>>。此品香料味道和香味非常強烈,也因為是生牛肉的關係,吃下去時味道非常原始亦粗獷,味道中帶一點點辣惹味得很,假若牛肉能夠再濕潤一點便近乎完美了。這個小食絕對值得一試。再來的<<香茅鰤蚶>>,少了一份鮮味卻多了一份香味,如何取捨則看君的喜好了,不然再來個白灼螄蚶也未嘗不可的。這裡的另一個受歡迎菜色,<<泰式燒雞>>則估計有點失準了。雞肉不錯是醃
第一次來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密集式吃了不少的中菜,深感是時候轉一下口味,從而選擇了泰菜。
習慣上,每次到泰菜館都會要一杯果汁沙冰,貪其真材實料又不會加入惱人的糖水。
首先彈出的是<<泰式生蝦刺身>>,在蝦刺身放著一顆顆冰粒,對此做法有點不敢苟同,因為冰粒溶解時的水份會帶走了蝦的鮮味,雖說此舉是為了衛生,但是卻犧牲了味道,感到有點不值。回說味道方面,蝦肉尚算爽甜,鮮味卻有點不足,只能說是不過不失。
下一道亦屬前菜,就是<<泰式生牛肉>>。此品香料味道和香味非常強烈,也因為是生牛肉的關係,吃下去時味道非常原始亦粗獷,味道中帶一點點辣惹味得很,假若牛肉能夠再濕潤一點便近乎完美了。這個小食絕對值得一試。
再來的<<香茅鰤蚶>>,少了一份鮮味卻多了一份香味,如何取捨則看君的喜好了,不然再來個白灼螄蚶也未嘗不可的。
這裡的另一個受歡迎菜色,<<泰式燒雞>>則估計有點失準了。雞肉不錯是醃得入味,可惜口感頗嚡口,要說是招牌菜真的有點兒牽強呢。
味道正宗的<<冬陰公>>,酸辣度得宜,醒胃之餘也有暖胃之效用,值得一試。
在坊間較難食到的<<燒牛胸>>,首次接觸這個食物,口感煙韌而富有脂肪豐腴感﹔外層帶一點點焦香,拿來佐酒絕對適合。
接緊來,就是我的腸胃"天敵" - <<白灼鰤魽>>。一貫極其鮮甜味美,美味得令人停不了口,不過於我而言,代價就是得了腸胃炎......千萬不要誤會此品有問題,只是小弟的腸胃抵受不了它而已.......
熱騰騰的<<鐵板蠔仔蛋>>,蛋既香蠔味鮮﹔鐵板奉上的方式只是增加了一點點香味,頗特別的小菜。
等了好一會才來的<<蝦膏炒飯>>,雖然炒得乾身及有鑊氣,但是蝦膏味欠奉仿如一般的炒飯般,令人失望。
蔬菜類的<<脆肉芥蘭>>,炸至通透的咸肉帶出陣陣咸香,芥蘭新鮮咬下去索索響聲,著實不錯,讚﹗
而唯一的海鮮熱食<<咖喱大蜆>>,只得其色而沒其味的咖喱,蜆肉亦不鮮甜,失敗之作..... 反而拿來配咖喱吃的<<薄餅>>,味道還算可以,不過不失。
第一次到來就是這樣的完結了......
而第二次的光臨,是為了替食友SoSo慶祝生日而來的。那天拿著蛋糕在街上險些找不到計程車的情況,到現在令是瀝瀝在目。到達已看到其他食友已在開動了,急忙坐下後便開始進食.....
跟上次重覆的菜色不再敍述了,只說新的菜色:
這個<<雞仔蛋>>,差不多二十年沒"重遇的小菜。材料是未成形的蛋連帶著其餘的"生產部份",要吃此品確是有放下自己的心理包袱。蛋香味比日常蛋黃來得更香更重,其他部份爽口彈牙,亦下了點酒來辟除腥味,是個難得見到的食物。(通常有賣此品的食店,有極高機會使用鮮雞來作菜之用)
另一道<<泰式燒鯽魚>>,在上次光顧時問侍應,她不敢回答此品是否即燒,而這次老闆娘則說:坦白講一定係即燒,因為燒完賣唔哂都係要倒落垃圾桶。既然是老闆娘親口所確定,之前的疑慮已經消除了。當然,這魚真的是即燒,魚汁澎湃之餘,香茅味滲透魚肉,魚肉嫩口滑身,就只有即燒的才有如此味道和效果,好魚者及好食者必吃的小菜。
值得一提是在第二次光顧時的泰式燒雞回復了水準,皮脆肉滑肉汁豐沛,值得一試。
一口氣吃了兩次泰菜仍未感到厭悶,可遇見不久的將來會繼續吃不少的泰菜....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