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7-07-28
6251 浏览
叉燒夠香,麵質彈牙,鹽味湯底,不甚蔦蔦。4/10我其實是想去附近的酒場吃麻婆豆腐拉麵的,但途經這裡發現午間竟然只有兩三人排隊,所以便趁機試試這話題米滋蓮一星拉麵。基本上只有醬油(黑松露)和鹽味(橄欖),分別只在於配料的多寡。既然一場來到,便點了最豪華的鹽味味玉拉麵。下單是在排隊時下的,立即付款,挺有效率,沒有加一。等了一會,侍應用日語急口令念出應該是我和我旁邊所點碗麵的日語,擺在吧頭上後極速閃開,極有澳牛侍應的風範。 我在日本也吃過不小拉麵,比較少遇到這情況。一般是慢慢有禮地放在客人面前,然後再介紹拉麵。就算是吧頭較高的,最起碼是將拉麵雙手放在吧頭上,誠意地邀請客人拿去進餐。 抬下沒有鉤或籃,後面亦沒有地方掛衫或西裝。這裏是一星的拉麵店,我對服務的期望會高一點。這些都失了很多分。至於拉麵又如何? 數片豬肩叉燒燒得夠香又有肉味是這碗麵的亮點。味玉無論蛋白和蛋黃味道都偏淡,只屬不過不失。幼麵麵質類似博多系的幼麵(一蘭那種),但比一蘭或一風堂的含水量多一點,味道香,口感彈牙,掛湯力足。分量好像比一風堂多一點,還可以。但鹽,橄欖和火蔥做成的湯底是嚴重敗筆之處。入口死咸沒有咸香,沒有層次。我花
叉燒夠香,
麵質彈牙,
鹽味湯底,
不甚蔦蔦。
4/10
我其實是想去附近的酒場吃麻婆豆腐拉麵的,但途經這裡發現午間竟然只有兩三人排隊,所以便趁機試試這話題米滋蓮一星拉麵。
基本上只有醬油(黑松露)和鹽味(橄欖),分別只在於配料的多寡。既然一場來到,便點了最豪華的鹽味味玉拉麵。下單是在排隊時下的,立即付款,挺有效率,沒有加一。
等了一會,侍應用日語急口令念出應該是我和我旁邊所點碗麵的日語,擺在吧頭上後極速閃開,極有澳牛侍應的風範。
我在日本也吃過不小拉麵,比較少遇到這情況。一般是慢慢有禮地放在客人面前,然後再介紹拉麵。就算是吧頭較高的,最起碼是將拉麵雙手放在吧頭上,誠意地邀請客人拿去進餐。
抬下沒有鉤或籃,後面亦沒有地方掛衫或西裝。這裏是一星的拉麵店,我對服務的期望會高一點。這些都失了很多分。
至於拉麵又如何? 數片豬肩叉燒燒得夠香又有肉味是這碗麵的亮點。味玉無論蛋白和蛋黃味道都偏淡,只屬不過不失。
幼麵麵質類似博多系的幼麵(一蘭那種),但比一蘭或一風堂的含水量多一點,味道香,口感彈牙,掛湯力足。分量好像比一風堂多一點,還可以。
但鹽,橄欖和火蔥做成的湯底是嚴重敗筆之處。入口死咸沒有咸香,沒有層次。我花了很多時間想用文字來表達出這種味道,最近似的例子是灼過冬菇和蝦子麵的湯加海鹽。
薄荷葉,橄欖碎和點點黑松露味的餘韻和鹽味極不協調。
可能我吃的時候全程大皺眉頭,走的時候店員都只是細聲說多謝。
$149沒有加一。可能只是我不懂欣賞,試不試由你。整體食物水準其實在ok 與喊臉之間,衡量性價比後便要給喊臉。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