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0-06-15
11 浏览
六月十四晚與友人即興到此一試。時已逾晚上九時,完全不用排隊。點了石鍋牛肉稻庭烏冬、石鍋(厚切)豚肉手打烏冬、紅燒豬手。牛肉全生,但石鍋內的湯足夠熱,令牛肉容易灼熟(吃法點像越式生牛肉湯粉),味道更鮮美,我認為這才是吃牛肉的最佳方法。稻庭烏冬麵身較一般烏冬幼,比手打烏冬更滑而可口。雖然兩者湯底皆美味,但牛肉湯底明顯比豬肉湯底更鮮味。厚切豚肉遠不及牛肉好味,因為灼得完全過了火候,熟得幾乎令肉質分開成了一條條的「肉絲」,變得堅韌而不爽口,有如熬了十個八個小時上湯後的瘦肉湯渣,根本談不上可口。紅燒豬手,有濃烈的調味,但味道適中,並不太鹹。豬皮部分有上佳的香滑程度,但內裏的肉部,則和上述烏冬裏的厚切豚肉相似,過了火,肉質變得乾身、鬆散和堅韌。此店麵食和湯底均有一流水準,牛肉也是首選,值得一試再試。但...用「豬肉」做招牌,牛肉卻搶盡風頭,似乎有點兒那個。當晚點了三客食品共花費198大元(連加一),略嫌貴一點。150-160元似乎較合理。
點了石鍋牛肉稻庭烏冬、石鍋(厚切)豚肉手打烏冬、紅燒豬手。
牛肉全生,但石鍋內的湯足夠熱,令牛肉容易灼熟(吃法點像越式生牛肉湯粉),味道更鮮美,我認為這才是吃牛肉的最佳方法。稻庭烏冬麵身較一般烏冬幼,比手打烏冬更滑而可口。雖然兩者湯底皆美味,但牛肉湯底明顯比豬肉湯底更鮮味。
厚切豚肉遠不及牛肉好味,因為灼得完全過了火候,熟得幾乎令肉質分開成了一條條的「肉絲」,變得堅韌而不爽口,有如熬了十個八個小時上湯後的瘦肉湯渣,根本談不上可口。
紅燒豬手,有濃烈的調味,但味道適中,並不太鹹。豬皮部分有上佳的香滑程度,但內裏的肉部,則和上述烏冬裏的厚切豚肉相似,過了火,肉質變得乾身、鬆散和堅韌。
此店麵食和湯底均有一流水準,牛肉也是首選,值得一試再試。但...
用「豬肉」做招牌,牛肉卻搶盡風頭,似乎有點兒那個。
當晚點了三客食品共花費198大元(連加一),略嫌貴一點。150-160元似乎較合理。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