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2-01-08
29 浏览
話說某一天留意到荃灣某酒家結業後改成譚魚頭,剛巧之後在和食友劉總閒聊間,劉總提議來到試菜,當然二話不說答應了。譚魚頭給我的第一個印象是辣,第二個印象是火鍋,我會吃辣,但我也怕辣,最怕那麻痺舌頭的辣,這樣會甚麼味道都嚐不到。有人說過做得好的辣不是一味的死辣,有層次的辣才可嚐到食材的本味。這一天譚魚頭給我的印象,雖不中亦不遠矣。這一天由劉總請客,菜單早已定好,再一次謝謝安排。金瓜糯米棗是當晚少有的不辣菜式,可惜小弟有傷在身,被醫生叮囑不要吃糯米,單吃南瓜,味道香甜,不錯。紅湯耳片公認為全晚最辣!大量的紅油浸著薄薄爽口的豬耳,豬耳本身無甚味道,可能因為這個原因紅油比較辣吧,吃得很過癮呢。山椒醉蝦醉比辣強,山椒調味不重手,酒味濃郁,還保有蝦的鮮味,我很喜歡。冷熗瓜條賣相精緻,像層層疊一樣的排法,吃下去酸甜中帶點辣,是開胃之選。跳水墨魚鬚爽口彈牙,麻比辣強,多吃幾件感覺更辣,是愈吃愈辣的一種類型。餐前小吃中,最喜歡必定是香辣肥腸。肥美的豬腸,以豉油和辣油醃得入味非常,咬下去很有嚼勁,是重口味者的最愛。前菜過後,重頭戲主菜開始,鮮椒鮑魚雞抄得香口非常,鮑魚和雞粒彈牙入味,來個白飯必定吃不停口。一串
譚魚頭給我的第一個印象是辣,第二個印象是火鍋,我會吃辣,但我也怕辣,最怕那麻痺舌頭的辣,這樣會甚麼味道都嚐不到。有人說過做得好的辣不是一味的死辣,有層次的辣才可嚐到食材的本味。這一天譚魚頭給我的印象,雖不中亦不遠矣。
這一天由劉總請客,菜單早已定好,再一次謝謝安排。
不過抄得油份頗多,冷了後味道大打折扣,建議盡快吃會比較好。
材料方面,除了有磨菇、豆腐、午餐肉外,還有一種名為「酥肉」的東西。這是一種經酥炸後的瘦肉,帶輕微麻味,吃下去很過癮。
可惜也是油份頗多,如果沒有夾窩窩頭的話又顯得過咸,如果調味方面控制得宜,相信會更為出色。
乾煸田雞腿香口刺激兼而有之,田雞腿炒得極其乾身,彈牙十足又惹味非常,灑點芝麻是錦上添花,香味更出色。
尾聲來點清淡的,雲耳爆筍片清新爽口,洗淨一下整晚都在嚐辣的味蕾。
還有一客傳統甜點豆沙窩餅,煎得異常香口,皮很脆,但豆沙不夠幼滑也不夠甜,可能是晚吃得太飽了吧,不然味道應該更好。
最後來一盤清甜水果盤,滿足不已。
對於吃辣,我還是一只菜鳥,但今天的我竟然吃得津津有味,再一次謝謝劉總的邀請!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