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0
0
我们怀著郁闷的心情回去损友的主场-泰北美食,老板娘一见我们就问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没有来…我只好推诿说损友太忙,她可是老板级人马呢,而且是一个顶十个那种!由于胃纳和钱财有限,我们只叫了刚才失落了的蛳蚶和烧牛肉,还有损友喜欢的Pad Thai,即泰式炒粉。损友点菜前还特别问烧牛肉行不行的,很明显她怕会再吃到烧苏打牛…一见如此有生命力的蛳蚶,我们终于放下心头大石!如果沟货再失败,我们只能怨自己当黑…老板娘说蛳蚶是今天新到的,所言非虚。平时总会吃到有一、两只蛳蚶有少许怪味的,但今次每一只都很新鲜!蛳蚶就是要这样子,够生才好吃的!其实蛳蚶只要用滚水烫一烫就可以吃了,还是合壳的。这是厨师一只一只剥开的。有次厨师出来店面,我们赞蛳蚶很好吃,很多食店都会煮得过熟。他遇到了说蛳蚶还有「血水」,要求煮熟的客人,前后翻煮了数次,他的一句说话令我印象深刻:「要熟,你吃花蛤吧!别吃蛳蚶」如此鲜美的蛳蚶,蘸不蘸酱汁都无所谓。不过这里的酱汁很好吃,香料运用得很好,其实泰北菜就是以擅于利用各种香料而闻名。泰式炒粉看样子就知道炒得很好,损友说喜欢这里偏硬的金边粉。最后,烧牛肉一看就知道对办了!看到也觉得鲜嫩多汁!烧牛肉肉味更是浓郁,带点肥的部非常好吃!再配上加了辣椒粉、葱、鱼露等的酱汁,我们都很满足。这个只是$55的烧牛肉,实在比之前$88的烧苏打牛好太多了!这里的冬荫公、青木瓜沙律、烧猪颈肉等都很好吃,但今次就没有吃了。老板娘,我很快会再来的,我不敢胡乱转场了…
继续阅读
以前成日去九龙城食泰国菜,但讲真句呀都唔系好得,今次老友想食泰国菜,特登揾间细间啲,希望可以食到正宗的口味,去咗呢间泰北美食,发现真系几唔错,所以我一向只睇人地写食评,今次自己写出黎向大家介绍大下
继续阅读
本来是约好和松弛去吃大餐的,不过爸爸因为买了些团购券,叫我一齐去吃,要不然就过期了,所以还是先陪爸爸去食,但之后当然不忘回去再陪松弛吃晚餐。我已吃得很饱,所以由他选择他喜欢吃的,那时已经差不多十点,不想去太远,最后到了九龙城。虽说常常来九龙城吃泰菜,但还有不少店未吃过的,这次就选了这家小店。泰北菜是指清迈一带,由于天气较泰南热,所以食物味道较酸而且擅用香料,以增加食欲。白灼狮蚶。上个星期吃到不太新鲜的狮蚶,忽然间好像对于泰式白灼狮蚶失去了兴趣,觉得潮式那些腌狮蚶更好吃。幸好这次的狮蚶比上次吃到的新鲜,看起来样子也饱满点,而且这里的特调泰北式的酱汁味道不错,酸甜之中带点香料香草味,层次更丰富。冬阴公汤。我们只点了小,但份量一点也不小,汤料比汤还要多。海鲜冬阴公除了大路的大虾、鱿鱼等等,还有青口、蟹柳,大量菇类当然少不了,两个人合力也吃不完那些汤料,实在很夸张。至于汤底部份,松弛很喜欢,他说味道浓郁,在预先做好的汤底中,再加入海鲜熬煮过,所以里面有鲜味,也是因为这个做法,虾肉的肉质有少许霉,并不是不新鲜,只是因为煮得太久。烧牛肉。其实本来我们是想点个烧牛肉沙律的,不过看到墙上的烧牛肉照片很漂亮,就问店员沙律用的烧牛肉是否图片中同一款,她说是,所以我们就点了烧牛肉沙律,结果上台的时候就变了烧牛肉。大概是沟通出了点问题吧,不过我们也没什么所谓,反正都是想试试烧牛肉。牛肉的纹理很漂亮,肥瘦均匀,肉质软嫰,肉味浓郁,带点烧烤的香味,伴吃的特式酸辣酱汁和牛肉很配。最后点了一杯青柠水,其实餐牌上有写青柠水和青柠梳打的,松弛说吃饱了不想喝有气的东西,所以选了青柠水,可能来的一杯应该还是青柠梳打,味道有点偏甜,糖水可以少一点。我们快要吃完都已经十一点多,还有客人进来吃东西,实力不容小覻,下一次多叫几个朋友来试试其他,有好几款都写明是泰北菜,有两个辣椒标记呢,好辣者必试。
继续阅读
"泰菜"嚟讲我喺九龙城真系间间都食过(本人系喺九龙城大),新开时好多都叫ok,但啲舖头一出名呢......就越整越难食,一系就就晒本地人口味,冇晒特色...>.<但依间咁嘅舖仔呢...就真系仲keep到,最紧要就系够"地道",好似去咗清迈咁,泰国人去食仲多过香港人^^整体嚟讲啲嘢又真系几好食(不过真系辣啲...唔系个个食到),但咁先够地道吖嘛.去食记得叫"猪杂汤",再加饭捞嚟食...一流!!个"拼盘"都几鬼马架......................正^^"虾刺身"就真系要搏,有时真系唔系咁新鲜&串烧又系..............................唔系咁掂-.-温馨题示:间舖真系好细...得五张枱,有时真系会等得几耐架@.@
继续阅读
此店外观并不显眼,入门右方是放置已烹调食物的展示架,厨房在店的后方,地方不大只有五张桌子,15人应是容纳的极限。家庭式经营,我认为店主没有很大的企图心,装潢简单,只有一份没图片的餐牌,如果把客户定调在旅港的泰国人,餐牌并非必须品,假如要多吸引本地客光顾,则这点有加强的必要。以食味而论,在我尝过的本区泰国餐馆中,包括那些耗巨资装潢的高档泰菜餐餐,这不起眼的小店是最接近泰国当地原味的一间,与那些为迁就港人口味而大幅改良的港式泰菜有相当大的差别,可能这就限制了客源,也许店主是宗旨是以道地的家乡味来慰藉泰国游子,却吸引不了只能接受改良泰菜的港客。旅泰的游客可能光顾过建兴,却小有机会品尝一般平民化的餐馆,而本店给我的感觉却保有泰国一般小餐馆的风味,我感到唯一与在泰国光顾同类形馆子的差别是食物的份量明显增多了。希望小店能继续经营,让喜好正统泰国口味的食客不必再受改银泰菜的摧残。单打独斗只点了一饭一汤,入门时看见一锅煮好的猪杂,临时起意点了酸辣猪杂汤,猪杂固然料足实在,而汤更非以东荫酱膏稀释,而是以南姜、胡椒、香茅、辣椒、酸子熬煮而成,以鱼露调味,具有多层次的滋味,喜爱泰式原味者值得一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