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6
5
招牌菜
相关文章
炭炉伯伯鸡蛋仔可遇不可求.....没有店舖,没有营业时间,所以如果一见到伯伯一定要来帮衬,支持一下!刚好经过见到伯伯再攞档,一于排队买一底来食。眼见已经有6~7位在排队了,等了15分钟。伯伯好好人,可以比我随便影相,更拎开鸡蛋夹比我影个炭炉,佢话最紧要影个炭炉,够特色。佢话千其唔好影佢个样,如果唔系就冇机会系度摆档,希望各位食家不要再post伯伯个样喇炭炉烘的鸡蛋仔所用的时间较电子夹快,大约1~2分钟一底。摆卖多年鸡蛋仔的伯伯手势十分熟练,不需用任何计时器,心里有数便一反,一会便知道什么时候开,开出来的鸡蛋仔不会㶶掉,简直系鸡蛋仔达人。虽说是街边档,但所有工具都很整洁有条理,不会弄到周围蛋浆混混乱乱的。伯伯用的不是电动吹风机,而是自己手动扇风,真的是粒粒鸡蛋仔都是手工造,绝不戏场!鸡蛋仔十分饱满,圆碌碌的,十分可爱。咬下口感有点似蛋糕,好香蛋味,都几松软。可能蛋浆调教有别于一般鸡蛋仔,所以易于松散。
继续阅读
这天遇到大坑炭炉伯伯,实在有点幸运。本来正前往Le Gout吃甜品,转入铜锣湾道,经过维景酒店时,看见有人手拿着鸡蛋仔边走边吃,心想难道传说中的炭炉鸡蛋仔有开档?沿途细加留意,最后在酒店旁的后巷深处,看见伯伯的手推车。趋前时,伯伯问:「最后一底要唔要?」那还用说,当然要吧!虽然用上炭炉烘焙,不过入口是没有炭味的。记得曾经在杂志看过大澳炭炉伯伯的访问,说炭炉及电炉做的味道也一样,只因大家对炭炉特别钟情,所以便一直沿用。鸡蛋仔外面薄脆,里头完全实心,口感松软而干身,跟嘉顿的孖松蛋糕有点相似,蛋香不算浓郁,不过淡淡的蛋香却显得更天然,简单而美味。我很喜欢这种如小蛋糕般的实心鸡蛋仔,女友却喜欢筲箕湾低调高手那种半实心的鸡蛋仔,始终各人口味不尽相同。不过这种古早味的版本,真的是买少见少了,趁伯伯还未退休,得再来品尝。
继续阅读
对于炭炉鸡蛋仔伯伯,没有固定店舖、没有指定开门时间,只可以说可遇不可求!1/7中午时分,并非前往游行,选择跟数名好友约好了往大坑high tea,从天后走往大坑的路途上,见到某一巷仔堆了一条排队人龙,等待著炭炉鸡蛋仔出炉!由于book 好了位,为免迟到,只好寄盼回程路上的再遇上!High tea 过后,捧著涨涨的肚皮沿大坑道行出天后站。幸运地,炭炉鸡蛋仔伯伯还在,在这阳光普照的中午时分,鸡蛋仔伯伯亦密密的制作著鸡蛋仔,难得当时只有两人在排队,吃得再饱也决定要初尝初尝、一底四人分享。在等候的约十分钟过程,欣赏著鸡蛋仔伯伯熟练的动作:加蛋浆、加炭、浇水保持炭的湿度、为刚出炉鸡蛋仔拨扇以强添香脆口感…手势相当熟练而又从容不迫。整底鸡蛋仔呈金黄色,没有半点烘㶶的情况,每一粒大细均等而饱满!虽则鸡蛋仔的表面未有如北角鸡蛋仔般脆身,但内涵却惊喜万分。将鸡蛋仔咬开一半,一望之下,众人都哗了一声!鸡蛋仔以完美的实心形态视人,而且蛋芯上下均等没有偏向任何一面,时间掌握恰到好处,没有半点可批评之处。而鸡蛋仔质感软熟、极富蛋香,内里亦不会太干身,微微带著炭烧独有的风味,令这一底鸡蛋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市面难寻;非其他店舖出售的鸡蛋仔所能提供。除了出色的味道,伯伯提供的还有一份执著和坚持的信念,才能令这一份味道得以保存!在这个以金钱挂师、盈利大于一切的年代,吃著这一底只售$12的全手作之鸡蛋仔,有著非一般的味道。寄望下一次走进大坑之时,还有缘再尝到这一份"情感鸡蛋仔"!
继续阅读
价钱便宜,合理,如果不是去大坑之前上了开饭都不知道有这样的街档! 烈日当空之下,伯伯不停的做鸡蛋仔,真的敬业呢!说是鸡蛋仔,不如说是鸡蛋糕仔,同一般的很不同,中间像蛋糕,有很浓蛋味! 虽然很非一般,但还是喜欢平常的,但欣赏伯伯的精神!
继续阅读
多得OpenRice,我才知道在街边推著木头车贩卖鸡蛋仔的人尚在;而又多得食环处,才令香港人得悉,大坑有个卖炭炉鸡蛋仔的伯伯,不过早前已被赶尽杀绝,从此在鸡蛋仔的江湖消失了。而最近睇OpenRice,才知道阿伯又静静地重现江湖了!其实,我没有特意去拜访他,只是某个星期六下午,从铜锣湾走进大坑时,远远在街口就嗅到有人在烧炭的气味。望入小巷,就见到鸡蛋仔阿伯和他新搭好的木制手推车。然后,我的双脚就不由自主地向那个方向走了...这是可遇不可求的!起初人龙不算多,但渐渐地途人见到巷仔竟有人龙,于是都来凑热闹,排起队来帮衬买一底鸡蛋仔。伯伯就只有2部鸡蛋仔机。但纵使有人龙,他依然不愠不忟地继续料理好每一底鸡蛋仔。我用来「料理」一词是有原因的。但见他小心翼翼地倒蛋浆、加炭、调校炭炉火力、用特制叉子叉出鸡蛋仔放凉,再小心地放入袋,动作仔细得彷佛对鸡蛋仔有一份爱。其实我不知道阿伯卖一份鸡蛋仔几多钱,只是上一回我给了他一张$20纸,他说没有散子,所以就只收我$10...心里是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从上图来看,这底鸡蛋仔的色水,比常见的较为深色和实净。每粒鸡蛋仔都饱满地隆起。嗅了嗅,还真的有点炭炉香味呢!咬一口-这是我未尝过的口感。这底鸡蛋仔,应该算是底鸡蛋糕仔!因为鸡蛋仔的密度异常地高,与中式蛋糕的口感接近,想必是蛋浆中使用低筋面粉和鸡蛋的份量较高。蛋味虽突出,但压过牛油及其香味,大概如此,才致使鸡蛋仔欠缺我印象中鸡蛋仔应有的松软。才吃了4-5粒,就感觉到已吃了10粒。未食午餐,但肚子已填饱了一半。所以,这是底要和朋友分享的鸡蛋仔,2至3人一起吃就最好了。又其实,美食不就是应该要与朋友分享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