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1
1
港铁铜锣湾站 C 出口, 步行约3分钟
继续阅读
开饭介绍
由于一直追求将最正宗的四川饮食文化,带来与香港人分享,故店主及厨师们决意不掺杂任何适应本地市场的元素,好让你感受到最原汁原味的川菜魅力,以及店主对出品上力臻完美的用心。
继续阅读
营业时间
星期一至六
12:00 - 15:00
17:00 - 02:00
星期日
12:00 - 15:00
17:00 - 00:00
以上资料只供参考,请与餐厅确认详情
前𠮶排突然间心血来潮想食辣野见到公司附近有一间四川菜胆粗粗叫埋同事放工一齐过嚟试吓一入到去楼面姐姐就好热情咁款待四个人坐左张大枱人流唔算多夫妻肺片爽口入味 唔算太辣辣子鸡麻香十足 十分香口鸡连辣椒一齐食 非常过瘾口水鸡非常肥美 而我最爱就系水煮鱼鱼肉滑身 食得出系新鲜鱼 唔会一夹就烂 麻香同辣椒充分咁提升咗鱼嘅鲜味同事又唔会盖过整道菜嘅感觉鱼肉无骨 加埋辣汤配饭一流而且份量十足嗌咗一锅都够我哋四个人食整体而言同同事一致认为8.5/10值得推介👍🏻👍🏻
继续阅读
朋友强力推荐,号称香港最好吃的川菜,我们三人找了天晚餐时间到湾仔一试究竟。感觉是有些特点,但言过其实,我仍认为同在湾仔的天府人家水准更稳定。去那天是weekday,晚餐时间7点半后进店,店里只有包括我们在内的三桌客人。我们落座后,进来一桌三个外国人,点了菜以后发现自己走错店舖了,不好意思取消便留了下来。,我们只好希望是由于这个区域weekday晚餐生意不旺,菜品水准应该是好的!点了彰显川菜基本功的麻婆豆腐、鸡米芽菜、酸菜鱼,外加一个清炒油麦菜。酸菜鱼水准一般,不够味,不够香、不酸、不辣、几乎没有花椒味,表面一片鱼肉,汤里全是不够入味的红薯粉和酸菜。后来和大厨兼老板聊,他说是因为我们点了半份不够做,和前面提到那桌外国人的一份一起做的,要配合他们的口味就做得清淡了!但是店家并没有和我们沟通过我们这桌偏好的口味,这种做法和决策方式让我皱眉。麻婆豆腐和鸡米芽菜在上菜之后都被我们投诉打回重做。麻婆豆腐前后效果请见图片,我们三人一心来试正宗川菜,看到初上的麻婆豆腐,大家面面相觑,尝一小口,完全不对!再来说鸡米芽菜,是一道经典老成都家常下饭菜,特点就是芽菜香脆、鸡肉细成米状,入口清香。而这家店的鸡米芽菜上桌时居然没有放芽菜(太震惊忘记拍照)?! 彼时,正逢该店胖胖的大厨/老板在邻桌和客人有说有笑的介绍自己是正宗四川厨师,经验如何丰富、出品如何正宗如何好。我听不下去,立即出声招呼侍应投诉!该大厨的解释如下:麻婆豆腐做法很多,一般将就香港本地客人的口味,给我们上的是改良的做法;鸡米芽菜为什么没有放芽菜?直说不知道怎么就搞忘了! 还加上一句,只有大厨本人在才可以做这道菜,下面的厨师都不会。除此之外,他反覆强调自己做了十几年川菜大厨,正宗四川人,在香港美国都开过好些餐厅,郭富城都经常亲自来这家店帮衬,blabla... 我都且听著,心想你要是重做还是没水准,我才不管你什么来头!结果还好,重做的这两道菜配得起正宗川菜的说词。但如果要说什么香港最好,我看在菜品稳定性这一点上,就被天府人家、三希楼等店甩几条街。我不会推荐该店,如果一定要去,想吃正宗川菜的人务必确保大厨掌勺,且反覆强调自己要吃正宗川菜,才可能不会如我们一般失望吧。
继续阅读
吃的火锅,结账时发现,茶水费较贵,点的普洱,茶水费50/人,火锅调料20/人。火锅口味还可以,点的鸳鸯锅,有点辣有点麻。丸子较多,挺好吃的。总得来说,口味还可以,就是偏贵了。
继续阅读
食物质素尚可接受,但午市优惠套餐HKD68嘅情况下都唔会再去,因为我觉得完全唔值。食唔晒打包,胶盒胶袋额外收钱预咗,但HKD5﹖唔知点解收咁贵都算,点解要收我加一呢﹖(注︰唔系食物收加一,系胶盒胶袋额外收加一)我嘅睇法系,经营手法直接影响食物质素(请咩人、买咩食材、卫生情况等等通通都关经营手法事),所以我本人如非必要,都唔会再去;食物真系唔值咁嘅价钱,no bias,唔信叫碗白饭就一清二楚。以上纯粹个人意见,不求认同。
继续阅读
星期五的晚上, 约了朋友吃饭. 朋友忙, 我也忙, 最后晚上八时才见面.朋友不太吃辣, 我却想吃川菜.其实我也不太吃辣, 但就是想吃. 一番讨价还价后, 最后选了"新巴蜀风".我负责点菜, 看见餐牌每种菜都想吃, 最后立定心志选了荀, 鸡杂, 粉蒸肉.荀:这是冷盘, 微辣, 荀清爽, 十分开胃.鸡杂:鸡杂配芹菜, 汁酸辣, 十分开胃. 这小菜的辣度够, 我忍不住叫了王老吉解辣.粉蒸肉:粉蒸肉这菜式我还是2016年才知道, 当时一试难忘. 这里的也做得不错, 一块肥猪肉一块薯仔, 梅花间竹.我们两个人叫这菜有点不太适当, 因为平均每个人要吃3-4块肥猪肉, 吃到最后有点吃不消.结账约$460, 比较贵. 朋友赶著回家, 说害怕肚痛. 结果却是我回家途中肚子在怪叫.如果住得较近, 好像比较安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