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
34
50
港铁尖沙咀/尖东站 P1 出口
继续阅读
开饭介绍
上海著名食府始于1987年,专注经典与创新沪菜,目前在香港拥有9家餐厅。精选上海本地食材,以椒盐小黄鱼、野生河虾仁、外婆红烧肉、招牌小笼包等上海特色菜肴闻名香港。
继续阅读
特色
适合大伙人
营业时间
星期一至日
11:30 - 15:00
18:00 - 23:00
以上资料只供参考,请与餐厅确认详情
15年快结束, 买到小南国6折团购, 赶快和家人在限期日去食好嘢, 1星期前已打电话订枱, 幸好只是俾我预期既时间后15分钟先有枱. 两老准时7:45pm到达, 但接待处有些混乱, 起初找不到我的订位, 扰攘了10分钟才弄清楚安排房内位置给我们. 姗姗来迟既我见大厅已爆满, 房内有数枱客人, 旁边还有落地玻璃窗远望维港景色都不错, 只是一进房我便闻到有烟味, 但当作是冷气槽的气味吧. 赶快和家人落单, 今次有团购可以食多啲, 5人共10款食品. 可能已一段时间无光顾, 有些菜式演变了, 味道质素也不如以往.糖醋小排骨 - 肉质比以往既鞋, 记得以往是放在香叶兜上卖相精致, 但现在却只放上碟醉鸡 - 酒香依旧, 肉质一般酱鸭 - 第一次食, 甜蜜酱汁包著鸭肉, 上枱还热, 佐饭一流生煎包 - 不及以往, 没有爆汁, 包底不脆, 肉馅也不够热小笼包 - 汤汁够, 皮薄, 够热百叶小塘菜 - 菜面上有少量刨丝金华火腿, 颇甘香云吞鸡锅 - 演变了, 由小唐菜改为云耳, 由大大只菜肉云吞改为细细粒猪肉云吞, 虽然汤底依旧鸡汤, 但我还是喜欢多菜少肉既菜肉云吞.海参炒粗面 - 即是上海炒粗加海参代替肉丝, 很够味, 颜色够深, 不错酒酿丸子 - 酒酿香, 丸子也烟韧豆沙锅饼 - 热辣辣上枱, 饼皮香脆, 豆沙不太甜不过食到一半,家人都嗅到有阵强烈烟味,影响我们食欲,家人去洗手间后顺便过隔离房望望,发现有客人食烟,告知一位女侍应,但仍不断传来烟味,我们再向另一位男侍应投诉,只话会跟进。我们唯有快快食完离开避免吸二手烟,离开餐厅后发现衣服,头发及手都沾了烟味,好像以往去完卡拉ok房般,很难顶。
继续阅读
每年秋天都是食大闸蟹的好季节,往年都是买回家品尝,但今年难得朋友们想外出尝尝大闸蟹宴,小妹当然举脚赞成啦~ 之前大家一直在忙,所以大闸蟹宴就定于11月尾,可是11月尾已有不少地方不再供应,千挑万选,终于选了小南国~一星期前已打电话订位,到达时可以轻松入坐~我们被安排到坐在小房间中,无缘一睹大厅的真面目~ 小房间有三张小枱子,以金色啡色作主,用色倒有点太阴沈~因为我们一早已决定食大闸蟹宴,所以也没有想太多,挑个合心水的套餐就好了~点好菜,等一会儿,就上菜啦~ 说也奇怪,明明我们四个人,点了四份一人餐,可是𩠌菜却是3+1 这样子奉上的,而那1份总是迟迟未上的,这真奇怪呀~百页青蔬,这是三人份的,剩下的一人份,等了差不多十五分钟才上场~食高脂肪的东西前,先以青蔬清一清味蕾,倒也不错~前菜四小碟:四喜烤麸、荠菜百页卷、凉拌海哲跟糖醋骨~ 四款之中,糖醋骨最得小妹心,炸得香脆松化的排骨蘸上甜甜酸酸的陈醋,很开胃~ 荠菜百页卷则是清爽之选,只用了少许麻油调味,略嫌单调了一点~ 四喜烤夫跟凉拌海哲则水准一般而已~椒盐小黄鱼,外层炸得不够松脆,内里亦不够嫩滑,风味一般~东坡肉,方方正正胖嘟嘟的东坡肉,配以热乎乎的蝴蝶包,包身松软,把肥美的东坡肉夹在一起食,真的滋味无穷呀!蟹粉羹一人一碗,汤头颇鲜甜的,蟹肉的份量也不少,风味不俗~蟹粉小笼包也是一人一只的~皮较为厚身,可幸肉汁丰富,肉质嫩滑,加上鲜味的蟹粉,还不错啦~接著就是今晚的主角--大闸蟹啦~一人两只大闸蟹,小妹其实不太懂得品评大闸蟹,反正只要膏够多够甘香软滑就可以了~ 可是,这碟大闸蟹首先上桌时只是微暖,食第一只时还可以,但到第二只时已变了冻蟹,风味大减...店子的大闸蟹,水准一般,不特别好食,也不难食~ 蟹膏份量一般,不够甘香~感觉不太满足~最后是甜点姜茶汤丸~ 这是小妹是晚最满意的菜式!姜茶浓郁带辛,正好驱去大闸蟹的寒气~ 芝麻汤丸烟韧而且流心度十足,一口咬下,芝麻馅蜂拥而出~ 十分满足呀!店子的小菜水准一般,除了最后的姜茶汤丸外,其他实在没有令人留下印像~ 以每人四百大洋的水准来说,真的是不太值呀!
继续阅读
今日品尝佢地以大闸蟹为主嘅菜式!爆膏大闸蟹足六両,我食公黄膏同透明膏一样咁爆,黄油流到落我下巴丶透明膏浆住个口呀! 太极蟹粉即赛螃蟹+蟹粉蟹肉粉皮,蛋白好滑好嫩加埋超浓蟹粉好似成只大闸蟹放入口一样呀! 蟹粉小笼包蟹粉真系够浓郁多汁完全冇得输啰!炒星斑片鱼肉好鲜同鱼皮啲骨胶原好rich!呢个汤有大片花胶丶海参丶冬笋丶五花腩肉同上海人至爱嘅百页清炖一啲油腻嘅感觉都冇!小食嘅熏鱼好松化够干身丶wasabi黑木耳够通鼻丶糖醋骨用嘅香醋好好入口!最后有碗姜汁一口小芝麻汤圆简直完美句号!
继续阅读
的确是年纪大了,所以近年真的愈来愈少出席人多的饭局,怕嘈吵、怕挤迫;不过自己人还是要见的,所以这次每月一聚的围内人饭局,就拣了已经有接近两年没来的《小南国》,爱那里地方清静,而且还可以重温大家至爱的上海美食。由于这晚参与的人数唔多,所以没有预留房间,一于散点几味较有特色的沪菜,齐齐分享。其实近年《小南国》的分店越开越多,遍布港九新界,不过大家还是钟情这间位于尖东的店舖;因为对上几次来,店里的服务员态度唔错,加上餐厅装潢优雅得来又够开扬宽敞,很适合小家庭或朋友聚会,是个不错的用膳地方。先放上台的两碟餐前小食,分别是咸脆花生和香辣菜脯 ($12@),前者花生咬落脆身香口,而后者咸咸的菜脯加上点点辣劲,吃起来爽口惹味,刺激味蕾。翻开餐牌,店里的招牌菜式,可真不少,上次友人生日,点了花雕醉鸡、马兰头、腌笃鲜、水煮牛肉、蟹粉豆腐、香麻饼、八宝饭等等,招牌菜一大堆,今次就一于点几味没吃过的。先来几款小吃,首先登场的这客冷盘是糖醋小排骨 ($75),其实吃糖醋排骨,最讲究的就是味道平衡,酸甜咸味要搭配得恰到好处。至于这里以陈醋制作的小排骨,入口肉质外酥内嫩,食落松化不硬,而且甜酸得来又够惹味,咀嚼后更有淡淡的回甘,非常开胃。香汁鸭舌 ($78),鸭舌向来是友人至爱之物,加上这晚另一友人带来了美酒 (开瓶费 $100),所以当然要点番客鸭舌伴吃。经烧汁腌制后的鸭舌,吃起来不但香滑爽口,而且卤汁入味,既浓香又唔咸,甘美不腻,佐酒一流。至于这客四喜烤麸 ($48),据说四喜是指毛豆、金针、云耳同茶树菇,不过成品端上桌时,揾匀都找不到茶树菇,幸好碟上的烤麸,吃起来既松软又有弹性,而且咬下酱汁由烤麸海绵状的细孔渗出,食落够晒滋味。点了一客砂窝馄饨鸡汤 ($288),不过服务员手脚非常神速,神不知鬼不觉下就已经替我们把鸡汤分成每人一小碗,害得我还没来得及拍下整窝汤的真身呢!先喝一口汤,味道清甜浓郁又油水充足,而且馄饨饱满得来馅料又够鲜甜,加上鸡肉嫩滑,绝对交足功课。紧接出场的这一客杂锦砂窝,名字温馨,原来叫全家福 ($188),成品望落去非常之大堆头,用料十足。数一数,有木耳、竹笋、蛋饺、面筋塞肉、百叶、肴肉、熏鱼和粉丝等,材料非常丰富。先呷一口以传统上海名汤腌笃鲜作汤底的奶白色汤头,入口满嘴清香;而笔者就其喜爱窝里的蛋饺,圆形的蛋皮内加上猪肉饀料,蛋皮做得薄且不易破裂,馅料虽然唔多,但一啖咬下去会唧出肉汁,吃起来口感丰富,非常美味!椒盐小黄鱼 ($38条 /2条起),小黄鱼是每次去《小南国》必点之物,据说成品需先以秘制酱汁腌制,炸前上糯米粉同椒盐脆酱。入口外皮酥脆,既香口又惹味,而内里鱼肉则汁多嫩滑,加上新鲜热辣,实在令人回味无穷,一人一条真有点不够喉。南国元蹄伴棠菜 ($218),元蹄是老牌上海菜,据说是上海人喜庆或宴客时的指定菜式之一。肥肉匀称的元蹄,以红烧方法焖上两小时,皮与肉经过熬炖后,油腻感已大减,所以吃起来肥肉爽、瘦肉腍,入口即化;加上迷人的酱香味,啖落咸甜适中,以鲜嫩可口的小棠菜伴吃,倍觉滋味。友人爱吃辣,上次到访时吃过水煮牛肉,今次就一于转换吓口味,来一客水煮鱼片 ($148)。成品放上桌后,先端前一嗅,汤底闻落非常辛香,再挟起鱼块入口,桂鱼片鲜味滑溜,而且入口辣味温和,是香多于辣的四川口味,加上内里吸满汤底精华的四川木薯粉条,口感烟韧,配合惹味的水煮汤底,令人齿颊留香,无论是否嗜辣之徒,都应该会一吃爱上。另外也点了两客招牌小笼包 ($48/5个),即叫即蒸的小笼包,与坊间的出品,卖相看似大同小异,但原来吃下去外皮做得颇薄,而且汤汁的精华完全锁于猪肉馅内,所以入口鲜甜多汁,沾少许姜丝和醋后,一啖入口,半溶的滋味妙不可言,确实令人大快朵颐。甜品先介绍这客卖相黑漆漆的黑芝麻糊炖蛋 ($38/位),原来成品底层是香甜幼滑的炖蛋,而面头则倒入了香浓滑顺的芝麻糊,清香的炖蛋与黏稠幼滑的芝麻糊,带来双重味道与口感,吃起来够晒清心滋润。压轴的五福临门 ($198),其实之前吃过,不过当时是以鸟笼状的器皿盛载,造型吸睛,可惜现在改以五小碟登场,在卖相上当然不及之前夺目,一出场便即成为镁光灯下的焦点。以桂花蜜粒糕、枣泥千层糕、花生酥、核桃酥、芝麻煎堆组成的五福临门,其实款款都好精致可人。桂花糕口味清香;而枣泥千层糕,入口则散发红枣香气;核桃酥用上炒香的合桃,口感丰富;花生酥松化可口,吃起来不甜不腻;芝麻煎堆外皮烟韧酥脆,入口充满芝麻香味,而内里的黑芝麻馅,流沙又好吃,让人回味。各位老友记,很期待快到的 11 月,大家约好的火锅聚啊!
继续阅读
因公务到尖沙咀,在小南国吃了个一人午餐。担担面餐$145,除担担面外,有一客小笼包、醉鸡、熏鱼等,此外还配了一杯蓝梅乳酪饮,相当丰富。担担面面条细滑,过腍了些,汤底佐料有红辣椒油、芝麻酱、花椒、酱油、蒜末和葱花等,口味油香兼备,惟辣味不重。醉鸡鸡肉尚算滑嫩,微带酒香。而先用酱油腌制再炸的熏鱼未能做到外焦内嫩,反而较为干身,食味太甜。至于那杯蓝梅乳酪饮无甚蓝梅味,喝下去甜多于酸。整餐味道还过得去…...但就是过得去而已。
继续阅读